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廈門發展“飛地經濟”:總部在島內廠房在島外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12月21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廈門12月21日電(記者 胡蘇)總部在島內,廠房在島外;研發在島內,生産在島外。廈門把島內的企業轉移到島外同安區的做法,被人稱為“飛地經濟”。

    “同安工業集中區開工建設才一年多,思明區在島外一下子就擁有了上百家企業。”廈門市思明區招商局局長陳寶峰説,“僅一期項目簽約的50家企業,年總産值預計就可達30億元。”

    廈門是一個空間跼踀的城市,特別是島內思明、湖裏兩區,面積還不到島外同安等四個區的十分之一。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廈門島內土地稀缺、用地成本高的制約日益明顯。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合理規劃産業佈局,廈門市推出了“同安工業集中區”的“飛地模式”,鼓勵工業企業把生産環節遷到島外,島內則重點發展高科技産業和現代服務業。

    去年9月開工建設的同安工業集中區,總面積約12平方公里,包括思明園、湖裏園、同安園和火炬高技術産業園四部分,由各區自主開發、自主招商。入園企業分別向各區繳納利稅,島內各區與同安區之間,再通過稅收協調機制進行利益合理分配。

    總部設于思明區的蒙發利電子公司是一家民營電動按摩椅生産企業。今年9月,公司把生産線遷到了同安工業集中區的思明園,廠房面積擴大了10倍。公司副總經理肖華説:“地盤大了,公司就有了更大的施展空間。我們投入1億多元資金擴大生産線,預計今年産值增幅至少在50%以上。”

    “為什麼不把公司總部也一併搬出來呢?”記者問。肖華説:“我們的産品全部外銷,公司的外國客人特別多。廈門島風景優美,在國際上有很高的知名度。公司總部設在島內,有利於提升企業的對外形象。”

    為了引導産業合理化佈局,形成産業集群效應,同安工業集中區的四個園區在規劃之初便明確了各自的産業發展重點。

    據陳寶峰介紹,思明園圍繞光電、電子、軟體等行業,重點引進高技術、低能耗企業,併為入園企業設立了相應的投資強度“門檻”。“目前入園的34家企業,絕大部分為光電、電子類企業,已初步顯示出産業聚集的優勢。”陳寶峰説。

    截至2006年11月,工業集中區已有130萬平方米的廠房通過驗收或預驗收,超過100家企業正式入駐。根據預測,集中區建成後,總共可吸納6萬到8萬名勞動力就業。

    同安區相關負責人表示,“飛地工業”不僅拓展了島內工業發展空間,還將有效帶動同安的農村勞動力轉移和第三産業發展,為當地經濟增添活力。

 
 
 相關鏈結
· 朱之文任廈門大學黨委書記
· 三組數字勾勒出廈門巨大變化 盡顯25年改革成果
· 廈門在25年的特區建設中創造對臺經貿的多項第一
· 正在崛起的海峽西岸中心城市廈門
· 廈門:明年1月1日起全體城鎮居民將納入醫保體系
· 廈門明年將城鎮居民和未成年人納入醫保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