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日,武漢的一次電視直播牽動了數百萬人的目光,1230戶中低收入家庭的喬遷願望,借助這次公開面向社會的經濟適用房搖號活動,終於得以實現。
武漢是全國最早組織建設經濟適用住房的城市。
他們將經濟適用房的建設納入為民辦實事的重要內容,已開展了長達11年的探索,形成了以經濟適用房為主體的住房保障體系。
截至今年底,武漢經濟適用房累計竣工面積達1180多萬平方米,改善了近11萬餘戶中低收入家庭的居住條件,僅2006年一年,就解決了1.6萬戶低收入家庭住房問題,提前實現城區人均住房使用面積6平方米以下的最低收入家庭住房“應保盡保”的目標。
這次的搖號活動自去年開始正式成為面向社會公開發售經濟適用房的方式,據武漢市房産局局長周茂棣介紹,房源數量持續供不應求,市民對經濟適用房發售公開化的要求催生了這一政策的落地:資格申請、網上報名、現場搖號到最後售房,整個過程都置於公眾的監督下,使之進一步透明,真正堅持了公正、公開、公平的原則。
在實現售房透明化的同時,武漢加強經濟適用房建設的管理,不斷提高經濟適用房規劃設計和管理水平。分管此項工作的武漢副市長尹維真認為,經濟適用房面積不在大,在於功能全;佔地不在多,在於環境美;造價不在高,在於質量好。今年開始,武漢經濟適用房制度進一步規範化,不僅對戶型面積加以控制,還倡導開發商按照商品房標準建設經濟適用房,並嚴把價格關,通過對開發商的政策傾斜來不斷壓低成本,真正做到明碼標價,使經濟適用房真正“經濟”起來。
“十一五”期間,武漢仍將以建設普通住房為重點,從嚴控制高檔住宅和大戶型住房,著力改善中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的住房條件,經濟適用房將佔全市住房建設量的30%左右,預計未來5年的建設量將超過前11年的竣工量之和。(記者 鄭明橋、通訊員 鄧喻靜 李晚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