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訪災區聽民聲
--福建重災區漳州見聞
新華社福州1月1日電(記者李大宏、巫奕龍、沈汝發)閩南漳州市2006年連遭“珍珠”“碧利斯”“格美”颱風重創,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産損失。元旦前夕,記者重訪漳浦、雲霄、詔安等重災區,看到災民的生活、生産已基本恢復。
“磚頭房子蓋起來,來再大的水也不怕”
“原來兩間土坯房在洪水中倒了。”剛剛搬進新居的徐文權説,“現在磚頭房子蓋起來,來再大的水也不怕了。”詔安是漳州受災最嚴重的縣,全縣像徐文權這樣需重建的家庭有8259戶,佔全市的三分之一多,太平鎮走馬村房屋幾乎全部被毀。
2006年12月27日晚,記者再次來到這裡,看到昔日的廢墟上已重建起一排排磚混結構房屋,有些重建戶已入住,有些還在裝修,不少房屋門口灑落著煙花、爆竹碎屑,整個村莊洋溢著喜慶的氣氛。
走馬村還為因災倒房的五保戶、低保戶等生活特別困難的老人興建了“幸福園”。據太平鎮黨委副書記沈曉明介紹,政府籌資76萬多元,在這裡安置了34戶老人。記者看到,“幸福園”院子整潔,環境優美,每個老人房間裏都配有電視、衣櫥等,床上新的被褥也很厚實,老人們圍著記者連聲誇好。
2006年12月27日上午,在漳浦縣綏安鎮馬坑村烏潭埔自然村集中重建點,記者看到32戶無家可歸的災民全部搬入了新居。村民陳元俊家裏,新購置的傢具一應俱全,母舅贈送的“中堂”挂在墻上閃閃發光。“這套房子政府補貼了1.1萬元,自己花了2.5萬元。”陳元俊説,“房子剛倒時感到全完了,想不到現在能住上這麼好的房子。”
2006年12月26日晚,受台灣南部海域地震影響,福建有震感。“如果還住在原來的老房裏,又要擔驚受怕了。” 陳元俊説。
位於半山腰上的雲霄縣下河鄉三星村的民居幾乎被“珍珠”颱風全部摧毀,當地政府在相鄰的世坂村劃撥了50畝山坡地,進行整體集中安置。村民徐紹榮告訴記者:“原來的村莊像原始部落一樣,雇摩托車到縣城一趟要半天,來回光車費就要五六十元,現在到縣城只要15分鐘,簡直是天壤之別。”
記者看到,這些房子都已經用水泥抹墻,有些還做了簡單的裝修。“像這樣,每戶只要交19000元,其他都是政府補貼,基礎設施也全都是政府負責修。”村民張連城感激地説,“多虧了政府雪中送炭,如果不是政府,我們做夢都想不到能搬出來。”
據漳州市民政局局長羅春生介紹,漳州共倒塌房屋30850戶,其中21592戶需恢復重建,政府採取補助幫扶、減免費用、社會捐助等措施,截至12月22日,已建好一層以上21426戶,已入住20744戶。
“生産搞起來,相信日子一定會越來越好”
“雖然生活艱苦一些,但生産搞起來,我相信日子一定會越來越好!”詔安縣村民徐成輝充滿信心地説,“我在山上種了一些青梅等水果,還經常到廣東的汕頭打工,像這樣一年估計能有兩三萬元的收入。”
受災的村民在基本生活安定以後都開始恢復生産。詔安縣金星鄉黎明村村民沈木順在相鄰的田樸村租了12畝蝦池養蝦,正要收成時,“珍珠”颱風肆虐,蝦全部被沖走,2萬隻螃蟹和4萬尾魚苗也所剩無幾,損失四五萬元。
“受海堤決口影響,全村蝦池基本沒有收成,直接損失100多萬元。”田樸村村委會主任鄭火源説,“災情發生後,村裏立即組織堤岸修復,投資20多萬元建了臨時海堤,並進行水質消毒,組織養殖戶重新投放蝦苗、魚苗、螃蟹苗。”
沈木順在2005年六七月份陸續投放了20多萬條白蝦和螃蟹,其中蝦苗花了2000多元,螃蟹苗花了3000多元。“8月份已經收了一季,賣了1萬多塊,冬天一季應該收成更好一些。”沈木順笑著説。
漳浦縣大南坂農場上埔作業區村民陳秋月在新建房內開了一個小店,賣茶葉、香煙、酒、油鹽醬醋等雜貨。陳秋月告訴記者,原來土房子倒塌以後,就搬到集中安置點,一開始在路邊擺攤,後來乾脆在家裏開店。
“做點小生意,補貼一些家用,總比原來做家庭婦女好。” 陳秋月還利用閒暇幫附近的雨傘廠縫雨傘,她的丈夫則在南平市打工。陳秋月75歲的公公商紅嬰不停地對記者説:“謝謝共産黨給了我們好房子、好工作。”
雲霄縣下河鄉災民張輝鎮也在新建房內開了小賣部。“我們對政府的重建工作很滿意。”張輝鎮説,“現在感覺生活有奔頭了!”
記者在漳州看到,原來被淹沒的農田又重新長起了莊稼,一些村民在田裏勞作,已看不出受災的痕跡。
據漳州市政府有關負責人介紹,全市因災補育晚秧田4.5萬畝,農作物因災補種68.8萬畝,排澇花圃3.2萬畝;修復受損漁船1035艘,修補養殖設施3.1萬畝,補充魚蝦苗種45.6億尾、貝類親體1500公斤。災後生産恢復順利。
水毀水利、交通設施基本修復
漳州市遭受重創的水利、交通設施也基本修復。2006年12月27日上午,記者在漳浦縣大南坂農場鹿溪堤岸看到,在“珍珠”颱風中決口的160米的堤壩已經完全修復,護坡上的植被已經長好。
漳浦縣水利局副局長楊銀輝介紹説,當時堤壩決口造成這家農場上埔作業區90%的群眾受淹,3000多畝水稻、水果等農作物受災。颱風一過水利部門就對這段堤岸進行施工,設計標準是堤岸底基寬40米,高度5米,堤岸面寬5米,每回填50厘米高,用壓路機壓實一次,一個多月就完全修復,“現在質量很好,再遇到這樣的洪水,絕對沒有問題”。
漳浦縣縣委書記謝毅泰表示,目前全縣水毀工程修復工作開展順利,已完成重點水毀工程總工程量的93.3%,全部水毀工程預計可于春節前修復。詔安縣委書記于南生表示,截至2006年12月中旬,全縣已動工修復各類水利工程2100處,完成投資2.9億元,完成土石方185萬立方米,佔全部水毀工程的86%。
雲霄縣交通設施在颱風洪水中受到重創。據雲霄縣交通局統計,共沖毀路基3.5公里,沖毀路面33.2公里,橋梁全毀3座,局部毀壞22座,85條公路中斷。縣委書記黃舜斌介紹説,災情發生後,交通部門組織有關鄉鎮、公路管理站、道班和沿途的鄉村群眾,調集了42部施工機械和300多人進行搶修,到2006年12月底已修復大部分水毀工程,可確保春運期間車輛通行。
記者從漳州市政府了解到,全市路橋水毀修復已投入資金8047萬元,基本修復全市境內國道和省道公路,鄉鎮道路均已達到通行標準。水利設施修復投入已達2.6億元,“珍珠”颱風造成的重點水毀項目已修復91%,“碧利斯”和“格美”颱風造成的水毀項目也已修復65%。
“迄今為止,災後重建工作沒有接到一封受災群眾反映問題的信件,也沒有受災群眾因此上訪。”漳州市委書記劉可清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