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三峽工程11日正式啟動對長江中下游補水調節機制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01月12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宜昌1月12日電(記者江時強)三峽工程11日起正式啟動對長江中下游的補水調節機制,以滿足當前沿江地區緊迫的生産、生活、通航用水需求。三峽工程在156米高水位下運行後,開始發揮積極影響流域環境的生態調度作用。

    2006年長江上遊降雨明顯偏少,發生了百年不遇的乾旱,干支流來水量均較常年明顯偏少,年水量接近長江1877年有實測資料以來的最小值,其中汛期上遊各支流來水量較常年偏少3至6成,長江幹流各水文站來水量偏少3至4成。

    長江從去年11月進入枯水期後,中下游水位持續退落,水利、航運、電力、冶金、養殖、供水等行業頻頻發出用水短缺的呼聲。中國三峽總公司經過慎重研究,決定啟動生態調度機制,削減三峽水庫庫存水量,對下游均衡補水。

    三峽大壩在去年5月20日全線建成後,在其上遊約600公里長的長江水域內,形成了總庫容約251億立方米的巨型水庫,而在三峽大壩下游38公里處,有上世紀八十年代建成的葛洲壩,其形成的水庫容量為8600萬立方米。兩個水庫目前由中國三峽總公司實施統一的梯級調度。

    記者了解到,按照三峽——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梯級調度規程,在三峽水庫高水位運行後,從頭年11月至次年3月長江枯水期內,三峽水庫將擇機適時加大下泄流量,緩解長江中下游的用水緊張狀況,改善中游尤其是荊江河段的通航“瓶頸”。對於長江這條豐水、枯水期季節性變換明顯的通航河流來説,三峽工程開始起到調節水量、平衡生態的功效。

    三峽水利樞紐梯級調度中心主任袁傑介紹説,三峽工程此次對下游的補水調度,將使三峽水庫從當前運行水位155米下落至汛期限制水位144米,共有61億立方米水量可以動用,此後,上游來多少水將放多少水,將保證枯水期內葛洲壩下游水位在海拔38.5米,這是滿足長江中下游生産生活用水的基本水位。“三峽工程的綜合效益之一,就是把汛期的部分水量截下來用在枯水期,既避免了豐水期過多棄水,又滿足了枯水期用水之需。”

    中國三峽總公司副總經理曹廣晶認為:“三峽工程已建設14年,人們對它的認識在‘與時俱進’,除了原來所説的防洪、發電、通航效益外,現在要加上生態效應。三峽工程是一個生態工程,它對長江流域的生態調節將起到重要作用。”

    他舉例説,在春天長江裏的四大家魚青、草、鰱、鳙産卵季節,三峽工程可嘗試製造人造洪峰,以更利於它們産卵繁殖。此外,在三峽庫區內利用生物技術減少水華現象,利用汛期後的清水下泄治理和改善下游洞庭湖、鄱陽湖水系,都有廣闊的生態調度空間。

 
 
 相關鏈結
· 與江水隔絕116天的三峽南線船閘五閘室開始進水
· 三峽工程確定07年建設任務 右岸機組投産成重點
· 2006年長江流域來水嚴重偏少與三峽工程無關
· 三峽船閘完建工程南線施工進入調試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