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長三角農業顯現生態會展和旅遊三個新的發展空間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01月24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上海1月24日電(記者李榮)近一段時間以來,長三角農業領域出現了一些新説法,讓人耳目一新:“水稻田是城市季節性濕地”;“農家樂”旅遊是新的“農産品”;産銷銜接的區域農産品會展是産業服務鏈條的不斷成型。這些新觀點透出了一種變化,即長三角農業正在走出以往單一的生産功能,正演變出“生態、會展和旅遊”三個新的發展空間。

  生態農業正成為長三角區域生態建設體系中重要的一環。上海提出,農業是城市“有生命的基礎設施”,“稻田是城市的季節性濕地”。上海已在城市總體規劃中劃出“農業用地”紅線,在崇明島和杭州灣北岸等地進行保護性農地的佈局和建設,在實現農業生産功能的同時,著力形成城市的農業生態“走廊”。浙江杭州、湖州至江蘇南京,在新一輪區域一體化發展進程中將成為一個重要的發展軸,其農業生態資源已被專家視作這一地區“後發優勢”的重要內容。

  農業的旅遊功能在長三角地區正被深度挖掘。“農家樂”已成為長三角農業的一個“新品牌”。在浙江,初具規模的“農家樂”休閒觀光農業企業就有上百家,全省“農家樂”旅遊項目年接待遊客達3000萬人次,營業收入超過20億元。據浙江省農業廳的程渭山介紹,浙江“農家樂”項目各具特色,有的依託鄉野風景和高效農業基地興建休閒娛樂設施,為遊客提供度假、遊樂、就餐等服務;有的以特色農産品為載體,開發農産品觀光、採摘等“參與類”項目;有的以農家為基本單位,讓遊客“吃農家飯、住農家屋、幹農家活、享農家樂”。浙江全省已涌現出安吉石嶺村、西湖區梅家塢、奉化滕頭村、德清下渚湖等不少“農家樂”休閒基地。

  農産品的會展服務在長三角也有了相對穩定發展局面。作為區域市場龍頭的上海,已建立了農産品跨國採購中心,各地在滬舉行的農産品專場展銷平均每年至少40多場,其中相當一部分來自長三角地區。嘉興粽子、金華火腿、慶元香菇、紹興黃酒等長三角特産以及大黃魚、珍珠、海水蟹、對蝦等長三角特種水産品,已通過長三角農業會展服務網絡在區域市場內加快流通,並以區域市場的整合優勢進一步開拓海內外市場。據統計,僅浙江省去年農副産品出口就達60億美元以上,相當於其農業總産值的三分之一。

 
 
 相關鏈結
· 江蘇上海浙江三地社科院共同編寫《長三角年鑒》
· 長三角科技合作邁入“豐收年” 共享實現共贏
· 長三角企業到廣州招聘人才 拋出“住房”誘惑
· 滬浙蘇三省市領導共商加強長三角合作交流大計
· 長三角地區加快“錯位”發展 避免“同城效應”
· 長三角商品市場為共謀發展達成跨區域合作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