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月28日電(記者李斌 吳晶晶)日前在此間公佈的《中國現代化報告2007》在對有關數據進行分析後提出,在中國地區第一次現代化排名中,2005年和2004年相比,重慶、內蒙古、寧夏、廣東等11個地區全國排名上升,湖北、湖南、山東、陜西等9個地區全國排名下降。
2005年,中國34個省級地區中,香港、澳門和台灣已經完成第一次現代化;北京等7個地區第一次現代化實現程度超過90%,福建等14個地區第一次現代化實現程度達到80%至89%。
北京和上海有9個指標達到第一次現代化標準,天津和浙江有8個指標達標,江蘇、遼寧和黑龍江有7個指標達標,廣東、福建、山東、吉林和山西有6個指標達標。
如果京津滬港澳臺地區不參加排名,2005年第一次現代化實現程度排名前10位的地區為:浙江、江蘇、廣東、遼寧、福建、重慶、山東、黑龍江、吉林和山西。
2004年中國地區現代化的前沿已經進入第二次現代化的發展期。中國的香港、澳門和台灣已經達到世界發達國家水平,北京、上海和天津等已經達到世界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如果根據第二次現代化水平分組,2004年有10個地區從2003年的欠發達地區升級為初等發達地區,它們分別是:內蒙古、寧夏、湖南、新疆、安徽、甘肅、青海、江西、河南和海南。2004年北京第二次現代化指數達到85分,超過發達國家水平的底線。
如果根據綜合現代化水平分組,2004年與2003年相比,河北和安徽從欠發達地區升級到初等發達地區;其他地區分組沒有變化。
新聞背景:第二次現代化理論的內涵和特點
新華社北京1月28日電(記者李斌 吳晶晶)現代化研究在我國結出了創新之果。繼德國學者提出生態現代化理論、再現代化理論等現代化理論之後,中科院研究員何傳啟提出了“第二次現代化理論”。
何傳啟説,現代化指18世紀工業革命以來人類社會所發生的深刻變化,從18世紀到21世紀末的世界現代化進程包括第一次和第二次現代化兩大階段。第二次現代化不是文明進程的終點,將來還有新的現代化。第二次現代化理論既是一種廣義現代化理論,也是一個文明發展理論。
第一次現代化指從農業時代向工業時代、農業經濟向工業經濟、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的轉變過程及其深刻變化。在第一次現代化進程中,經濟發展是第一位的,物質生産擴大物質生活空間,滿足人類物質追求和經濟安全;社會發展具有工業化趨同的傾向。
第二次現代化指從工業時代向知識時代、工業經濟向知識經濟、工業社會向知識社會、工業文明向知識文明的轉變過程及其深刻變化。如果説第一次現代化的特點是工業化、城市化、福利化、民主化、世俗化等,第二次現代化的特點就是知識化、分散化、網絡化、全球化、創新化、個性化、生態化、信息化等。在第二次現代化進程中,生活質量是第一位的,知識和信息生産擴大精神生活空間,滿足人類幸福追求和自我實現;物質生活質量可能趨同,但精神文化生活高度多樣化。為此,專家構建了一個包括知識生産經費投入、專利産出、中學和大學普及率、電視和因特網普及率、城鎮人口比例、醫療服務、人均能源消耗等在內的指標體系。
兩次現代化是緊密相關的。在同一個國家和地區,第一次現代化奠定了第二次現代化的物質和社會基礎;第二次現代化在許多方面是對第一次現代化的消除和“反向”,在某些方面是繼承和發展,也有些方面是新發生的。兩次現代化的協調發展是綜合現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