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海峽西岸經濟區將成為中國經濟增長又一新"引擎"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01月29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福州1月29日電(記者梅永存、蘇傑)1月29日,福建省十屆人大五次會議正式錶決通過了《福建省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綱要》,這是福建省人民代表大會圍繞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的戰略決策,行使重大事項決定權,從而把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戰略決策化為全省人民共同意志的又一重大舉措。

    福建省省長黃小晶在會議上説,去年,“支持海峽西岸經濟發展”納入中國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推進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成為國家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福建省人民代表大會通過《福建省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綱要》,是對國家決策的積極呼應。

    黃小晶説:“目前海峽西岸經濟區效應凸顯,國家有關部委從規劃佈局、項目安排、政策措施等方面大力支持,海外華人華僑、臺港澳同胞、國際友人、閩籍鄉親、各地閩商積極呼應,周邊地區在産業、交通、市場、口岸通關等方面與福建省的協作進一步加強。”

    福建省政協委員、福建師範大學校長、博士生導師李建平説,種種發展態勢表明,海峽西岸經濟區將成為繼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經濟區之後,中國又一大經濟區域,成為中國經濟增長又一新“引擎”;《綱要》的出臺,表明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進入全方位推進階段。

    《綱要》闡明,海峽西岸經濟區是指以福建為主體,面對台灣,鄰近港澳,北承長江三角洲,南接珠江三角洲,西連內陸,涵蓋周邊地區,具有自身特點、獨特優勢、輻射集聚、客觀存在的經濟區域。

    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總的目標是,通過10年到15年的努力,綜合實力顯著增強,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取得明顯成效,海峽西岸産業群、港口群、城市群發展壯大,速度、質量、效益進一步協調,人口、資源、環境進一步協調,民主法制進一步健全,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安居樂業,經濟社會發展走在全國前列,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區域,成為服務祖國統一大業的前沿平臺。到2010年,福建省生産總值超一萬億元,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推向一個更高層次。

    《綱要》提出,通過著力實施項目帶動、發展縣域經濟、加快産業聚集、壯大中心城市、提升民營經濟、轉變政府職能、建設海洋強省和建設文化強省等八項措施,構建産業發展、城鄉統籌、基礎設施、閩臺合作、擴大開放、改革創新、社會事業、生態環境、和諧社會等九大區域發展支撐體系,把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的總體部署落到實處。

    海峽西岸經濟區戰略構想發端于2004年初,是福建省應對中國區域經濟發展新態勢,尋求福建省發展新跨越的重要舉措。三年來,海峽西岸經濟區特有的區位優勢和發展後勁正得到廣泛的認可,“海西”效應日益顯現。福建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盧展工説:“近年來,福建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中取得的一個重要成果是,提出並實施了建設對外開放、協調發展、全面繁榮的海峽西岸經濟區的發展思路。”

    李建平説,海峽西岸經濟區正成為中國東南沿海新的對外開放綜合通道,物流、信息流、資金聚集的中心。近年來,福建先後建成了通往廣東、浙江、江西的高速公路,徹底打開了福建的“山門”,把福建與珠三角、長三角和幅員遼闊的中西部地區緊密聯結起來。“十一五”期間,福建將建設溫州-福州、廈門-深圳、江西向塘-福建莆田等快速鐵路,從而更加緊密地聯結長三角、珠三角,更好地溝通中西部內陸地區。

    福建的深水岸線資源富甲全國,可建20萬噸級以上深水泊位80個。今後五年福建將投入297億元建156個深水泊位,所形成的中國東南沿海港口群,將服務於福建以及江西等內陸省份的經濟社會發展和對臺“三通”的需要。

    同時,國內外金融機構紛紛搶灘海峽西岸經濟區。國內主要銀行均在海峽西岸設有分支機構;有4個國家和地區的7家銀行在福建省開設了7家代表處;有6個國家和地區的12家銀行在福建省設立了16家營業性機構;有11家外資銀行機構獲准經營人民幣業務;有83家臺、港、澳資企業投資入股福建省23家農村合作金融機構。

    李建平説,“海西”發展戰略在海峽東岸的台灣也産生了積極影響,海峽西岸經濟區將成為兩岸經貿合作的新高地。許多臺商看好投資福建的商機,投資海峽西岸經濟區的新一輪熱潮正在涌現。目前福建沿海與金門、馬祖、澎湖已實現直接通航,人員往來、貨物運輸日趨熱絡;海峽兩岸農業合作試驗區、林業合作實驗區、台灣農民創業園和台灣農産品集散中心等正發揮窗口、示範和輻射作用;福建各地的海交會、臺交會、花博會、食博會、林博會、旅博會等涉臺交流合作重要載體,異彩紛呈。2006年,福建省實際利用台資超過14億美元。

    李建平分析,海峽西岸經濟區將成為中國經濟增長又一新“引擎”,還在於內部經濟的高速發展,其主體福建省2006年生産總值達7501億元,增長13.4%,財政總收入達1011.86億元,增長28.4%,信息、石化、機械三大主導産業儼然成形。浙江南部的溫州市是中國民營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之一,該市為應對“海西”戰略,已成立了海峽西岸經濟區辦公室,主動融入區域經濟發展大潮。廣東的東部和江西的東南部在“海西效應”的帶動下,經濟也呈快速發展的態勢。

    台灣銘傳大學教授楊開煌指出,與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緊密對接、聯動發展,與香港經貿的緊密合作,特別是與台灣的産業對接、經濟融合,將使海峽西岸經濟區進一步成為外資密集、內外結合、帶動力強的經濟區域。

 
 
 相關鏈結
· 吳儀:加強兩岸經濟交流合作是兩岸同胞共同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