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我國國家知識産權戰略有望于2007年上半年內完成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01月30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1月30日電(記者李薇薇、崔清新)我國國家知識産權戰略的制定工作已進入“衝刺”階段,有望于2007年上半年完成。

    這是國家知識産權局條法司司長、新聞發言人尹新天30日在國家知識産權局舉辦的2007年度第一季度自主新聞發佈會上透露的。他介紹,國家知識産權戰略起草工作正緊張有序地進行,在反復修改的基礎上已初步成型。戰略中的20個專題的研究工作現已基本完成,春節前將對這20項專題的研究報告進行專家審議。

    尹新天介紹,國家知識産權戰略制定工作是從2005年7月開始啟動的,國務院為此專門成立了國家知識産權戰略制定領導小組。

    尹新天説:“國家知識産權戰略的制定是對國家知識産權的全面審視,是一次新的、全面的部署,因此意義非常重大。”

    據介紹,國家知識産權戰略的內容包括20項專題和1個綱要,即“20+1”戰略,20個專題包括加強知識産權保護,健全知識産權保護體系,加大保護知識産權的執法力度,加強知識産權人才的培養,以及提高全社會的知識産權意識等。

    據了解,美國自上個世紀80年代起,陸續採取了一系列加強知識産權保護和管理的重大舉措。日本2002年制定《知識産權戰略大綱》,提出“知識産權立國”的戰略。借鑒國外相關經驗和結合自身發展實際,科技部2005年提出中國科技的三大戰略,即人才戰略、專利戰略、標準戰略,這三大戰略的核心就是知識産權。

    2006年我國專利申請呈現“五大亮點”

    新華社北京1月30日電(記者李薇薇)記者30日從國家知識産權局了解到,在剛剛過去的2006年,國家知識産權局共受理髮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三種專利57萬多件,比上一年增長20.3%,並且呈現以下“五大亮點”:

    一是三種專利申請總量持續穩定增長,且發明專利申請量增幅更大。據了解,2000年至2006年,我國三種專利申請總量和發明專利申請量連續7年的平均增長率均超過20%。2006年三種專利申請的年增長率為20.3%,其中發明專利申請為21.4%。1985年至2006年,發明專利申請累計超過100萬件,達到108萬件。

    二是國內三種專利申請同比增長比國外高12.4個百分點。據了解,2006年國內專利申請量和國外專利申請分別約為47萬件和10萬件,同比增長分別為22.8%和10.4%,相差12.4個百分點。

    三是國內發明專利申請同比增長明顯高於國外。在對於技術含量相對較高的發明專利申請中,國內發明申請量約為12萬件,同比增長30.8%,佔發明專利申請總量的58.1%,比國外的同比增長率10.4%高出20.4個百分點。國內發明專利申請的總量也是國外發明專利總量8.8萬件的1.39倍。

    四是國內三種專利職務申請增幅高於非職務申請。國內三種專利職務申請同比增長28.1%,非職務申請同比增長19.0%;職務申請增幅比非職務申請高出9.1個百分點。

    五是企業是國內三種專利職務申請的主力軍。國內三種專利職務申請中工礦企業、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和機關團體申請比例為82.0%、11.3%、4.8%和1.9%;工礦企業三種專利申請同比增長31.0%,高於國內職務申請的同比增長。

    國家知識産權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國內專利申請的持續快速增長,一方面表明了國內研究開發水平不斷提高,另一方面也説明我國社會公眾專利意識明顯提升。

    “國內工礦企業專利申請比例超過國內全部職務申請的80%,且其同比增長比例高於職務申請,充分説明了我國企業單位越來越重視通過法律手段保護自主創新成果,它們已逐漸成為自主創新的主體。國外公司在我國的專利申請繼續保持較快增長,且一些主要國家的專利申請增長速度高於其在本國的專利申請,表明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逐漸完善,專利保護環境進一步改善,對國外公司具有很強的吸引力。”這位負責人説。

    中國法院增強知識産權審理透明度

    新華社北京1月30日電(記者田雨)“2月5日9時,20法庭,原告黃井文訴被告北京圖書大廈有限責任公司、馮延飛、吉林人民出版社侵犯著作權糾紛案……”這是“中國知識産權裁判文書網”上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知識産權審判庭2007年2月份開庭計劃的內容。

    “及時公開全國各級人民法院已生效知識産權案件裁判文書,旨在全面落實審判公開和透明度原則,方便各界及時了解中國知識産權審判工作動態。”最高人民法院負責知識産權案件的民事審判第三庭有關負責人表示。

    在本月中旬召開的全國法院知識産權審判工作座談會上,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曹建明通報説:“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五年來,各級法院創造性地開展知識産權審判工作,初步形成了一個能夠基本適應國家發展需要的知識産權司法保護體系,經受住了入世及其後過渡期的考驗。”

    來自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統計顯示,2002年至2006年的5年間,全國地方法院共受理和審結知識産權民事一審案件54321件和52437件,比1997年至2001年的5年增長了145.92%和141.99%;共受理和審結知識産權民事二審案件13170件和12700件,年均增長8.93%和9.55%。

    案件激增給審判工作帶來的壓力顯而易見,中國法院強化了審判機構調整和審判力量配備方面的工作。據2006年初的初步統計,中國法院現有單設知識産權庭172個,專設知識産權合議庭140個,共有知識産權法官1667人。

    “中國法院按照履行承諾、適應國情、平等保護的要求,依法審理好涉外知識産權案件,依法保護中外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曹建明説。

    據最高人民法院統計,2002年至2006年,中國法院共審結涉外知識産權民事一審案件931件,年均增長48.29%。

    曹建明表示,在審理知識産權案件時,中國法院將一如既往地遵循國民待遇原則,嚴格依法平等保護中外當事人,既不因涉外案件的敏感性而給予外國當事人以超越法律的特別待遇,也不以保護國家利益為名而實行地方保護和行業保護。

    為了使知識産權案件的審理更透明,最高人民法院要求全國各級法院嚴格執行公開審判制度,保障包括外國人在內的社會公眾能夠旁聽知識産權案件的開庭審理;選擇有影響的案例,邀請外國政府和國際組織駐華機構代表旁聽庭審,以增強審判的公開性和公信力。

    我國國際專利申請量首次突破3000件

    新華社北京1月30日電(記者李薇薇、崔清新)在剛剛過去的2006年,我國的國際專利申請數量呈現迅速增長的態勢,全年達到3826件,同比增長了56.9%。這也是我國國際專利申請量首次突破3000件“大關”。

    這是記者從國家知識産權局30日舉辦的2007年第一季度自主新聞發佈會上獲悉的。據了解,在2005年,中國以2452項的國際專利申請量首次進入世界前10位,比2004年增長了43.7%,從增幅來看,明顯領先於其他國家。但在總量上與一些發達國家相比還有相當大的差距——2005年全球申請的專利數量為134073項,其中美國以申請45111項國際專利位居全球榜首。

    世界知識産權組織曾經指出,從2000年到2005年,日本、韓國和中國申請的專利數分別增長了162%、200%和212%。2005年這三國申請的專利總數佔世界申請專利總數的24.1%。專利數的大幅增長表明這三國特別是中國的技術實力在迅速增強。專家認為,中國國內生産總值的增長帶動了科技投入的增加。此外,出口型經濟也促使中國日益重視國際專利的申請。

    “國際申請的迅猛上升,説明中國企業已開始日益參與到國際競爭中去,也迫切希望在世界各國獲得知識産權保護。這在中國來講是非常可喜可賀的事情。”國家知識産權局條法司司長、新聞發言人尹新天説。

    據了解,30日的新聞發佈會是國家知識産權局2007年第一場新聞發佈會,也是國家知識産權局實行自主新聞發佈會的第一次。今後,每隔三個月的時間,國家知識産權局都將舉辦一次這樣的新聞發佈會。

    我國專利申請量增長勢頭強勁 發明專利數目最多

    新華社北京1月30日電(記者李薇薇、崔清新)我國的專利申請量2006年繼續保持強勁的增長勢頭。去年國家知識産權局共受理髮明、實用新型和外觀三種專利申請57.3萬件,比上年同期增長了20.3%。

    這是國家知識産權局條法司司長、新聞發言人尹新天30日公佈的消息。他介紹,在2006年受理的專利申請中,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分別為21萬件、16.1萬件和20.1萬件,分別同比增長21.4%、15.6%和23.2%。

    據了解,近年來我國專利申請增長迅猛,其中技術含量較高的發明專利申請增幅更為顯著。國家知識産權局受理的三種專利申請總量和發明專利申請量連續七年的平均增長率均超過20%。截至2006年底,我國累計受理專利申請超過300萬件,達到333.4萬件,發明專利申請超過100萬件,達到109萬件。此外,2006年我國申請的國際專利為3826件,同比增長了56.9%。

    尹新天表示,隨著我國專利申請受理量持續增長,專利審批能力穩步提高,三種專利和復審無效請求案件的審查和審理能力進一步增強,年度計劃任務超額完成。2006年,國家知識産權局三種專利結案37.9萬件,其中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分別結案8.1萬件、14.7萬件和15.1萬件,分別同比增長10.7%、45.7%和44.3%,分別超額完成計劃任務的9%、11%和15%。復審與無效請求結案4689件,同比增長45.7%。

    “目前,國家知識産權局發明專利平均審查結案週期22個月、實用新型9個月、外觀設計6個月。復審和無效的審理週期分別為18個月和13個月。這在國際上都達到了一個比較先進的水平。”尹新天説。

    去年“洋發明”佔據全國發明專利授權量半壁江山

    新華社北京1月30日電(記者崔清新 李薇薇)國家知識産權局30日召開新聞發佈會表示,2006年我國向國內授權發明專利達2.5萬件,佔發明專利授權總量的43.4%,向國外授權3.3萬件,佔總量的56.6%。

    國家知識産權局新聞發言人尹新天介紹,2006年我國對國內外發明專利授權結構發生了明顯變化,國內授權數量同比增長了21.1%。國外授權3.3萬件,同比增長0.3%。

    據專家介紹,一般來説,在三種專利申請中,發明專利比實用新型、外觀設計專利含金量高。近年來,國外在中國申請發明專利一直超過國內發明專利的申請量,絕大多數集中在高新技術領域,授權量也相應比國內多。

    國家知識産權局局長田力普曾表示,我國目前雖已成為世界知識産權數量大國,但還遠遠不是知識産權強國。我國的經濟實力和科技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仍然存在著較大差距,而我國的自主知識産權競爭能力與發達國家的差距則更加明顯。

    專家介紹,在知識經濟時代,高新技術産業的核心技術加上知識産權就意味著高額利潤。英特爾公司擁有電腦核心CPU的設計製造技術,其稅後利潤達到20%;微軟公司掌握了計算機操作系統核心技術,其稅後利潤更是高達40%。與此相對應,我國許多年産百萬台電腦的企業,由於缺乏核心技術和自主知識産權,其稅後利潤不超過5%。

    我國目前僅有1.1%的企業獲得授權專利,其中僅0.17%的企業獲得發明專利權。田力普説,由於企業運用知識産權和應對國際知識産權糾紛的能力不強,在國際競爭中易陷於被動。

    但是,尹新天表示,從世界各國情況來看,很多發展中國家本國申請專利數量遠遠低於外國申請專利數量。隨著我國加入世貿組織,中國這一巨大市場吸引了全世界的關注。發達國家特別重視在中國獲得知識産權保護,因此在中國申請專利多不見得是壞事。

 
 
 相關鏈結
· 田力普:提高知識産權宏觀管理和公共服務水平
· 知識産權局局長田力普部署2007年主要工作任務
· 知識産權局發佈加強知識産權工作促中部崛起決定
· 知識産權民事案件訴訟費今年4月1日起施行新規定
· 知識産權局加大執法力度 推動執法工作深入開展
· 知識産權局將實行發言人定時定點發佈新聞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