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西寧2月2日電(記者卜曉明、顧玲)沙塵暴是我國北方春季常見的一種災害性天氣現象。儘管沙塵暴近5-8年來頻繁造訪我國北方地區,但據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首席研究員任國玉介紹,自有觀測記錄以來,我國北方的沙塵暴發生頻率呈下降趨勢。
“當前人們一般的感覺是,沙塵暴越來越多了,危害也越來越大了。這種感覺與觀測記錄存在一定差別。”任國玉近日接受記者採訪時説。
任國玉介紹,我國氣象部門從上世紀50年代初開始就對包括沙塵暴在內的各類沙塵天氣現象進行規範化的地面觀測。根據對這些資料的分析,北方各地經歷的沙塵暴日數在上世紀50年代初到70年代中是很多的。自上世紀70年代中起,各地經歷的沙塵暴日數呈現穩定下降趨勢。這種趨勢一直持續到1997年。此後,沙塵天氣日數出現小幅回升,但目前仍明顯低於多年平均水平,更少於上世紀70年代中期以前的平均數量。
“因此,從近30-50年的時間段來看,北方的沙塵暴發生次數是減少的;但從近5-8年的時間段來看,它卻是略有增加的。總體上看,自有觀測記錄以來,我國北方的沙塵暴發生頻率呈下降趨勢。”任國玉説。
“當然,觀測到的沙塵天氣頻率減少的總體趨勢不意味著我們可以對其置之不理。恰恰相反,公眾的空前關注本身就説明國家有關部門應該進一步加強沙塵暴的監測預警和防治工作。”任國玉強調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