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迎接兩會特稿:中國積極變化催生出世界積極變化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02月26日   來源:新華社

中國因素 世界閃亮

    新華社北京2月26日電(記者 包爾文 趙鵬)“觀看今日之中國,猶如置身於一部科幻電影,電影中一個完整的嶄新星球在你的眼前成形。”美國一家著名雜誌編輯埃利奧特的這個比喻道出了中國日新月異的巨變。

    在前進中變化的中國無疑也在改變著世界。中國的積極變化催生出世界的積極變化。

    隨著3月的來臨,全國兩會帶著春天的氣息一步步走近,世界關切的目光又一次投向北京。

    以“和諧”理念代替“衝突”思維

    和諧世界是中國貢獻給世界的包含東方智慧的新理念。

    法國國際關係專家皮卡爾認為,中國提出的建設和諧世界理念為國際關係實踐提出一種全新模式,對於建設更加美好的世界具有非常積極的“獨創”意義。

    “當今國際關係依然建立在衝突理念基礎上,基於如此現實,中國提出的建設和諧世界理念才顯得更加重要。這一理念向世界傳達的信息是:改變衝突思路、共建和平與和諧的國際社會。”皮卡爾説。

    中國不但是和諧世界理念提出者,更是國際交往中這一理念的實踐者。

    僅在2006年,中國就舉辦了多起重大多邊活動,如上海合作組織峰會、中國-東盟南寧峰會,與非洲各國一起舉辦了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

    採訪北京峰會的一位埃塞俄比亞記者感言:“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就是一個建立和諧世界的歷史性會議,將開拓非洲和中國共同進步繁榮的美好明天!”

    朝核問題是眼下牽動著全世界神經的重大國際安全問題之一。為推動這一問題的解決,中國政府不畏艱難,多方協調,積極推動六方會談,終於使朝鮮半島無核化進程在2月中旬邁入了實質性階段。

    中國推動和諧世界建設的誠心和作為,世人有目共睹。

    以“自身”發展增進“大家”福祉

    兩會,是中國“自身”發展的加油站,也與世界這個“大家”的發展息息相關。

    一直佔據英美2006年暢銷書排行榜前列的《中國震撼世界》作者金奇在書中描繪了中國騰飛及其對世界造成的深刻影響。他驚嘆道:“中國釋放出的能量就展現在我(在北京長安街)的辦公室窗外,就展現在這個大國其他不計其數的地方,並開始震撼世界。”

    金奇的感嘆並非空穴來風。從1978年到2006年,中國國內生産總值從2165億美元增長到26269億美元;進出口總額從206億美元提高到17607億美元;2006年,中國外匯儲備首次超過一萬億美元。

    中國自身經濟高速發展本身就是對世界的重大貢獻,但更大的貢獻是,中國給其他國家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且看:

    ——2003年以來,中國平均每年進口5000多億美元商品,中國為相關國家創造了約1000萬個就業崗位;

    ——1990年至2005年,在華外資企業匯出利潤達2800億美元。

    ——中國在2000年成立的中非合作論壇框架內免除了31個非洲重債窮國和最不發達國家109億元人民幣債務。

    如今,無數國際會議、演講、報刊文章以及宴會桌邊的談話都圍繞中國話題展開。原因簡單明了:中國發展正惠及越來越多的國家。

    “中國”與“機遇”正成為同義詞

    中國兩會廣為其他國家所關注,因為它們意識到“中國”越來越意味著“機遇”。中國正成為拉動全球經濟的新火車頭。

    美國總統布什1月前往伊利諾伊州的卡特彼勒公司視察,他向該公司員工發表演講説,他知道美中貿易是一個“有爭議”話題,“但我要告訴你們的是,假如你是卡特彼勒的工人,或者是卡特彼勒的股東,那(中國市場)意味什麼”。

    意味什麼呢?布什回答,意味著這家重型機械製造公司對華出口獲得迅猛發展,意味著為美國又創造了5000個就業崗位。對於布什的講話,工人們報以熱烈掌聲。

    “中國”正被許多美國企業家視為商機、市場、利潤的代名詞。

    在過去10年,美國對華出口增長了350%多,相當於同期美國對世界其他地區出口增幅的6倍。

    “中國是我們這個時代最為成功的經濟體之一,全世界沒有一個國家能夠忽視它快速發展帶來的機遇。” 這是澳大利亞外交貿易部長期貼在網站上給本國生意人的忠告,也是澳大利亞近些年同中國發展經貿關係的切身體驗。

    澳大利亞有人曾苦苦思考如何形容中澳經貿關係發展速度之快,最後選用了“爆炸式增長”。

    中澳貿易額從2000年的84.5億美元增長到2006年的329.5億美元。中國已成為澳大利亞第一大進口來源地,第二大出口市場。

    “中國奇跡”啟發他國發展思路

    中國經濟的迅猛發展同時給不少發展中國家提供了可以借鑒的經驗。兩會也許會讓它們了解到中國更多的發展良策。

    近幾年來,從中東到非洲,從東南亞到拉丁美洲,許多發展中國家官員、政要、學者、專家、記者紛紛踏上中國土地探究“中國奇跡”背後的奧秘。

    喀麥隆一位記者寫道,喀麥隆人可以從“中國奇跡”中學到什麼呢?

    “首先,政府必須要確定發展重點,並對道路等基礎設施進行投資。就像中國在1978年實行改革開放時一樣,喀麥隆應為外國投資者創造一個良好環境。”

    “其次,從中國人是如何成功地在雅溫得一塊毫無用處的濕地上建成一個巨型體育館,就可看出他們的智慧和幹勁。”他回答説。

    他補充説:“中國人什麼工作都肯做。正是務實的態度使得中國取得飛速發展。”

    如今,設立經濟特區、吸引外資等中國經驗,在許多發展中國家引起共鳴並廣為借鑒。

    世界糧食計劃署對中國脫貧經驗非常推崇,要求中國向其他國家介紹。 從1978年到2006年,中國農村貧困人口從2.5億人減少到2150萬人。

    新理念、新發展、新機遇、新經驗,所有這些中國因素像巨大磁力般吸引著世界,改變著世界。世界因中國而更加亮麗。

 
 
 相關鏈結
· 北京做好全國“兩會”服務保障工作動員會舉行
· "兩會"新聞中心負責人表示將為記者提供週到服務
· 兩會歡迎中外記者採訪報道 新聞中心2月26日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