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我國推進農業科技創新 保障糧食安全促農民增收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03月30日   來源:新華社

    科技進步支撐現代農業發展——我國大力推進農業科技創新綜述

    新華社北京3月30日電(記者 姚潤豐)一劑疫苗能同時防治兩種雞病,一畝水稻能産800公斤,一個水稻品種“汕優63”推廣22年累計增産稻穀695.15億公斤……農業科技創新在給廣大農民帶來一個個實惠的同時,實現著我國農業發展由“靠天吃飯”向“靠科技發展”、由“藏糧于倉”向“藏糧于技”、由“廣種薄收”向“科技增效”的轉變,為提高我國糧食綜合生産能力,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促進農民增收提供了堅實的支撐。

    科技支撐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在中央一系列支農惠農政策的促進下,2004年至2006年我國糧食年産量實現連續三年增長。糧食生産出現重大轉機既有政策、市場、氣候等諸多因素的合力,也與農業科技創新對糧食生産發揮巨大推動作用密不可分。2004年至2006年,我國糧食産量的恢復性增長主要依靠的不是增加耕地面積,而是單産的不斷提高,由於育種、栽培、測土配方等農業新技術的推廣,直接促進了我國糧食單産實現連續三年增長。

    “科技進步對我國農業發展的促進作用日益明顯。”農業部副部長危朝安説,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20多年來,我國農業科技在雜交水稻、雜交玉米、轉基因抗蟲棉、雜交油菜等一系列重大核心技術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培育並推廣農作物新品種、新組合6000多個,糧、棉、油等主要作物品種在全國範圍內更換了5次至6次,每次更換都增産10%以上。

    與此同時,優良品種改良、重大栽培技術和病蟲害綜合防治等一大批成果的推廣運用,支撐全國糧食單産由1949年的每畝68.6公斤提高到2005年的310公斤,糧食總産量從1億噸增加到4.8億噸。以福建農業科學院謝華安研究員培育的水稻良種“汕優63”為例,1984年至2005年,“汕優63”累計推廣9.3813億畝,累計增産稻穀695.15億公斤,以每公斤稻穀1元計算,共新增總産值695.15億元,按每畝扣除新增化肥成本5元計算,農民實現增收648.24億元。

    專家表示,我國發展農業的基本經驗有三條,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在政策激勵效應相應減弱的情況下,特別是耕地面積減少不可逆轉的趨勢下,農業發展對科技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我國糧食安全問題要靠提高單産來解決,而單産提高的主要因素是科技進步。

    自主創新引領現代農業發展

    現代育種技術走在世界前列,動物克隆等農業生物技術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到“十五”期末,我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已達到48%,超級稻、矮敗小麥、雜交玉米、雜交大豆、轉基因三係雜交抗蟲棉五大農業科技領域研究取得重大進展,由此揭開了我國依靠科技創新促進農業生産力發展的新篇章。

    超級稻引領我國水稻“第三次革命”。農業部自1996年啟動“中國超級稻研究計劃”以來,全國十多家協作單位育成新品種28個,百畝示範片平均畝産超700公斤,小面積畝産超800公斤,兩優培九、沈農265、國稻6號等品種已累計示範推廣2億多畝,增産稻穀125億公斤。

    禽流感疫苗研製居國際領先地位。中國農科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在國際上第一個成功研製出抗H5N1型禽流感病毒基因工程滅活疫苗和抗H5亞型禽流感重組禽痘病毒載體疫苗,在國際上首次成功研製出同時抗高致病性禽流感和新城疫兩種疫病的新型基因工程“雙抗”疫苗。目前,H5N1型禽流感病毒滅活疫苗已在全國應用約6億毫升,H5亞型禽流感重組禽痘病毒載體疫苗在全國應用4.2億羽份。

    轉基因抗蟲棉選育取得重大突破。我國是世界上擁有自主知識産權、獨立研製和開發成功轉基因抗蟲棉的第二個國家。自1999年以來,國産抗蟲棉推廣應用面積以每年10%左右的速度遞增,7年間累計推廣面積超過1.27億畝,為國家和棉農增收節支220多億元。

    ……

    這些自主創新的新品種、新技術的成功研製和廣泛應用,為推動我國農業生産力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能以不到世界耕地總量7%左右的耕地,養活佔世界人口總數21%的人口,這是中國無法回避的一個世界性難題。我國成功解決了這個難題是對世界的巨大貢獻,也讓中國贏得了國際社會的尊敬。打開這把‘鎖’的‘鑰匙’,就是農業科技自主創新。”中國農業大學校長陳章良説。

    “科技進步是現代農業建設的決定性力量。”農業部部長孫政才表示,力爭到“十一五”期末,初步建成國家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基本框架,13個優勢農産品産區的現代産業技術體系和産學研協作網絡初具雛形,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53%左右。

    科技推廣到田破解“最後一公里”

    這是一個令人深思的現象,目前我國每年登記的農業科技新成果達3000余項,但轉化率僅為40%左右,而真正形成規模的不到30%,大量的科技成果“沉睡”在實驗室,既造成技術資源的巨大浪費,又耽誤了農業的發展機遇。

    據了解,目前我國許多地區基層農業技術推廣系統是“線斷、網亂、人散”,傳統的推廣體系不夠健全,而適應市場經濟的新的推廣體系又沒有形成。一項新的農業技術,如果沒有健全的推廣體系,就是到了村頭也傳不下去,科研成果應用到生産上往往就差這“最後一公里”。

    為消除這“最後一公里”,使碩果纍纍的專家和苦盼支持的農民拉上手,從2005年開始,農業部實施了全國農業科技入戶工程,採用“首席專家━技術指導員━示範戶━輻射戶”的運作模式,大力推廣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探索科技人員直接到戶、良種良法直接到田、技術要領直接到人的農業科技推廣新機制,真正使農民看得見、問得著、學得會、用得好。

    安徽省全椒縣邱塘村的科技示範戶歐春華是村裏的種糧大戶,去年種了280畝水稻。“現在種地有賺頭,首先是良種優化,秈稻改為粳稻,粳稻不僅抗倒伏,而且價格高,一斤能賣到0.86元,比秈稻高了將近2角錢。二是採用了旱育秧技術,既省工、省水,又節本增效,現在育20畝秧田只需花5畝秧田的成本,畝節本50元。三是病蟲害防治及時有效,以前要打七八次農藥,2006年只打了兩次。”歐春華深切體會到了成為科技示範戶的好處。

    農業科技入戶工程在讓科技與農民“零距離”接觸的同時,也探索了一條符合我國國情的農業技術推廣道路。科技入戶工程實施兩年來,全國212個試點縣帶動省級389個示範縣,組建了由近5000名專家參與的農業部、省和試點縣專家組,篩選確定了18000多名技術指導員,培養了近50余萬個科技示範戶,輻射帶動1000萬個普通農戶。據統計,科技示範戶先進實用技術入戶率和到位率達到90%以上,與普通農戶比較,主要糧食作物畝産增幅10%以上,畝均節約成本30元以上。目前,在我國許多農村,農民普遍形成了“村看村,戶看戶,農民都看示範戶”的學科技、用科技的新風尚。

 
 
 相關鏈結
· 孫政才:堅持家庭承包經營 積極推進現代農業建設
· 黑龍江省政協主席:建立綜合試驗區引領現代農業
· 科技部召開“現代農業與農村科技創新座談會”
· 山東加大財政支農力度 構建現代農業産業體系
· 張新起代表:發展現代農業是新農村建設首要任務
· 代表委員議政錄:傅企平代表的現代農業"三字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