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海南華僑中學的體育館(3月30日攝)。 海南省基礎教育落後、教育投入嚴重不足,但重復建設情況卻非常嚴重。記者調查發現,許多花鉅資興建的民辦學校,大都因生源不足而閒置,一些社區小學過於集中--“學校多過米鋪”,互相爭搶生源。而有的地方,特別是一些農村地區,學校又太少,上學難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政府主管部門對民辦學校的興起估計不足和缺乏科學的規劃引導,以及某些單位熱衷於名校辦民校、名校辦分校是海南教育出現重復建設的主要原因。 新華社發
新華社海口3月31日電 基礎教育落後、教育投入嚴重不足的海南,重復建設情況卻非常嚴重。記者調查發現,許多花鉅資興建的民辦學校,大都因生源不足而閒置,一些社區小學過於集中——“學校多過米鋪”,互相爭搶生源。而有的地方——特別是農村的一些地方,學校又太少,上學難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
1平方公里範圍竟有11所學校
海口市海甸五西路,過去是一片較為荒涼的地方。上個世紀90年代,海口市政府將這一帶作為城市改造拆遷戶安置地。為滿足搬遷安置戶子女上學需要,最早經政府有關部門批准建立了海天學校。然而,正當海天學校辦得紅火之時,政府有關部門又先後批准在此建立海口景山學校分校、海口實驗中學初中部和海口第二十五小學分校。這3所學校與海天學校相距不過兩三百米,而且後批准的幾所學校都建造豪華。然而,這些學校很快便出現了生源不足問題,苦不堪言。
無獨有偶。海口市坡博市場附近一帶的情況更為嚴重,“學校多過米鋪”。在一平方公里範圍內,就建有希望、春風、昌茂花園、昌宏等11所民辦中小學校,有的兩校之間直線距離不足150米。據希望學校校長于慧君介紹,希望學校是在這裡建得最早的學校,後來又嘩啦啦地冒出了一大批。現在,可以容納800多人的希望學校,每年只能招到500名學生,還有300多個座位空置,造成了教學設備的閒置和浪費。
于慧君説,一般來説,城市裏一至兩公里的範圍適合建一所小學校,五公里範圍建一所初中學校,而現在1公里範圍內竟然建造11所學校“擠”在一起,這也太離譜了!她説,重復建設使這裡學校互相爭搶生源,弄得兩敗俱傷。
據了解,由於歷史原因,海南的教育基礎差,教育整體水平較為落後。為改變這種狀況,海南省政府不斷加大教育投資,同時大力鼓勵發展民辦教育。但由於審批失控,一些城市社區出現了學校建設過於集中的“扎堆”現象。
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海南不少地方,包括海口市郊農村,由於投資不足,仍然存在學校少、設施差、師資缺等現象,造成學生“上學難”。
對民辦學校的興起估計不足和缺乏引導
記者調查發現,政府主管部門對民辦學校的興起估計不足和缺乏科學的規劃引導,是造成一些社區“學校多過米鋪”現象和海南教育重復建設的重要原因之一。
海南省教育廳計劃財務處提供的數據顯示:目前全省共有民辦中小學校196所,在校學生達10.28萬人。全省民辦教育總投資已達12.34億元。海口市的民辦學校最集中,擁有的民辦學校佔全省民辦學校總數的56%,佔全市中小學校總數的24%、在校生總數的21%。
民辦教育的快速發展,極大地緩解了公立學校不足,減輕了政府的財政負擔。但目前海口市的民辦中小學校除海口景山學校、國科園實驗學校、華興學校等幾家規模較大的學校外,其他的民辦中小學校基本上處於勉強維持狀態,有的已經到了“關門走人”的地步,出現大量學校教學樓和教學設備閒置。
記者在海南振發學校、海南智力教育中心學校等民辦學校採訪時看到,這些投入鉅資建立起來的民辦學校,目前均有大量的教學樓房閒置。比如海南智力教育中心學校目前招收的學生人數只有教學規模的一半,所以大約有一半的教學樓和教學設施閒置。
海南振發學校、海南智力教育中心學校等民辦學校的校長們表示,12億元的民辦教育投資,對於海南來説,是個不小的數目,如果引導運用得好,這對改變海南教育的落後狀況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名校辦民校、名校辦分校”使重復建設更加厲害
熱衷於名校辦民校、名校辦分校是海南教育出現重復建設的另一重要原因。據了解,2004年秋季,海南省頭號重點中學——海南中學經教育廳批准將初中部改為民辦學校,更名為“海南實驗中學”,實行高收費招收全日制高中、初中學生。海南華僑中學是海口市一所優質中學,本來為了發展高中而騰出更多教室,已經宣佈原有的初中部不再辦了。但突然間又向銀行貸款建起了一批新教學樓,以民辦學校的名義恢復初中部,並且擴大招生,新增13個班777個學位。
近年來,海南中學、海南華僑中學、海口市第一中學、海口市實驗中學、海口市第九小學、海口市第二十五小學等公辦的“名校”,都紛紛建立起“公辦民助”的校中校或分校、教學點,新增招學名額超過1萬個,並且公開或變相高收費。
“名校辦民校”之風愈演愈烈,一方面造成鉅額負債搞重復建設,另一方面又搶佔越來越多的公共教育資源;不僅“擠壓”民辦學校,而且對城市裏老城區原有的部分中小學的投資減少,教學環境長期得不到改善,甚至惡化變成“鳥籠學校”。
海口市第三小學是此類學校中的一個。記者從居民區的一條小巷進去,在多間髮廊和住宅之間的一條小道內才艱難找到。學校兩幢四層樓房的走廊上都安裝了鐵框,就像一個“鳥籠”。學校總務主任王強説,全校六個年級共有一千多名學生,但校園僅800平方米,人均不足1平方米。
中國民主促進會海口市委副主委張新洲對海口市老城區“麻雀學校”問題進行了調查。他説,目前海口市老城區約有此類“鳥籠”學校和“麻雀學校”40多所,在校生不少於6萬人,人均校園用地大都不足4平方米,有多所學校還不足1平方米。他認為,解決教育資源分配嚴重不公和防止重復建設造成浪費,政府應擔起重要責任。
防止重復建設政府的“手”要硬起來
一些教育工作者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都對亂建校現象反映強烈,要求政府一定要統籌規劃,合理佈局。特別是對省會城市和各市縣城鎮中小學學校建設佈局,要嚴把審批關。控制重復建設這只“手”必須要硬起來。
教育工作者建議,首先是要對學校建設問題進行一次清理,通過深入調查摸底,認真做好學校的撤並工作,合理佈局,確保義務教育階段適齡兒童就近上學。
其次要認真研究民辦教育問題,加大對民辦教育的扶持引導,幫助盤活資産存量,充分發揮已有教育資源的作用。比如,通過公辦、私立學校聯合辦學的方式,消化閒置的教學設施,充分利用好學校現有的土地資源、教學樓等。在招生上公辦學校與民辦學校一視同仁,在學校集中的社區不再批准新建學校等。
三是確實解決教育資源分配不公問題,促進教育公平,特別是要剎住名校爭辦民校、辦分校之風;要多關注“鳥籠”學校、“麻雀學校”,編制出科學的改造規劃,爭取在“十一五”期間通過遷移和合併的辦法,擴大“鳥籠”學校的活動場所,為這些學校創造良好的辦學條件和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