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國家實施教育免補助一條龍政策 解百姓燃眉之急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04月16日   來源:光明日報

    2007年春天,是教育的春天。春風裏,關於優先發展教育事業、促進教育公平的喜訊不斷傳來:全國農村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生全免費上學、為貧困家庭的孩子免費提供教科書、補助貧困家庭孩子的上學寄宿生活費、國家大幅度提高獎學金、助學金等等。“這真是深得民心!國家為老百姓解了燃眉之急。”街頭巷尾隨處可以聽到類似的感慨。

    繼2006年西部地區農村中小學生實現了義務教育全免費後,國家又在今年春季學期開學時候投入106億元,對中、東部農村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全部免除學雜費,對家庭困難的學生免費提供教科書,對貧困復讀生補助生活費,直接惠及1.5億個孩子。有人感慨説,農村義務教育是最大的民心工程。目前這項工程在各地的努力下,正扎紮實實地落實到老百姓身上。

    據了解,福建省2006年春天投入6.42億元,實現了農村義務教育全免費,2007年,福建省又投入2180萬元實現了4.8萬義務教育階段城市低保家庭子女享受全部免除學雜費、免費發放教科書,補助寄宿生活費。西部的甘肅省蘭州市也將補助政策擴大到了城鎮學生,從春季學期開始,蘭州市紅古區以及永登、皋蘭、榆中三縣城鎮戶口學生也享受“兩免一補”政策。今年春季蘭州市享受免雜費的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有22萬人,比去年增加1.5萬人,這中間,既有新增享受政策的城鎮戶口學生,也有重返校園的失學兒童。位於中部的河南省今年將有737萬農村中小學生用上新的課桌凳。據統計,目前河南省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有1221萬名在校生,需課桌凳612萬套。但是很多學校課桌凳使用超過5年需要更新和維修,還有176.6萬套課桌凳是學生家庭自備的,甚至有個別山區學校的學生還在用土臺子充當課桌凳。河南省政府把鞏固提高農村義務教育水平列為2007年要辦好的10件實事之一,把農村中小學課桌凳更新當作一項工程來抓,省財政全額安排6億元資金,通過政府採購統一配置新課桌凳368.8萬套,將短缺的課桌凳一次全部配齊,基本解決學生自帶課桌凳現象。

    就在中小學的孩子們無憂無慮地在校園裏奔跑時,另一項民生政策讓已經懂得生活艱難的大孩子們充滿了希望。溫家寶總理在十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上鄭重宣佈:從今年新學年開始,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職業學校和中等職業學校建立健全國家獎學金和助學金制度,為此,中央財政支出將由上年18億元增加到95億元,明年將安排200億元。這是繼全部免除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雜費之後,促進教育公平的又一件大事。內蒙古農業大學2007級學生小賀對記者説:“這下好了,我有信心拿到獎學金,再不用每天惦記著出去做家教了。”小賀的父母是從農村到城裏來務工的人員,工作辛苦,薪水也不高,小賀考上大學後,為了籌學費,他們更是一天也不敢休息。看著父母辛勞,小賀也不能安心學習,他想多找幾個家教貼補自己的生活費,但是“一個還好,幾個家教就太耽誤學習時間了”。國家設立獎學金、助學金制度的消息讓他萬分期待。據統計,目前我國貧困大學生數量佔大學生總數的20%左右。以目前的學費標準計算,再加上住宿費、生活費,讀四年大學的費用大約需要四萬元,對於收入微薄的農民以及城市中低收入家庭來説,供子女讀大學是一個沉重的負擔,甚至有的家庭因教返貧。從今年起,家庭貧困的學生可以得到助學金,成績優秀的學生可以享受獎學金,使他們能夠安心上大學和接受職業教育。這一政策對於幾千萬名學生來説,足以改變他們的命運。(記者李玉蘭)

 
 
 相關鏈結
· 不讓大學生因貧失學 國家助學獎學金制度實施記
· “十一五”時期我國將設立殘疾人教育助學金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