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廣東省盤活閒置用地 積極推進土地利用方式轉變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04月21日   來源:人民日報

    初夏,廣州黃埔區將軍山物流園區,前期建設正在緊張進行。這原本是7個廢棄的採石場,通過炸平山包、回填礦坑、平整土地,連成了一片100多萬平方米的建設用地。

    這種“騰籠換鳥”,盤活閒置用地的做法是廣東近年來加大節約集約用地力度的寫照。“十五”期間,廣東GDP每增長億元消耗新增建設用地223畝,同比減少52.6%。去年,全省GDP每增長億元消耗新增建設用地更降至180畝,比2005年又減少了18.8%。

    從上世紀80年代的“三來一補”,到90年代的電子信息産業,再到新世紀裝備、汽車、醫藥等高附加值項目的先後落戶,廣東一面感受著經濟發展帶來的實惠,一面體會著用地量猛增新添的窘迫。1996年至2005年10年間,全省平均每年新增建設用地40多萬畝,人均耕地面積由0.7畝下降為0.48畝。預計今後每年建設用地需求量仍在35萬畝至40萬畝左右,但農地轉用指標不能滿足一半需求。

    著眼現實,廣東轉變昔日上項目首先考慮新佔耕地的思維,採取“易主、易用、易權、易位”等多種措施,置換、調整現有佔全省存量建設用地76.8%的閒置土地。珠海幾年來共投入資金52.5億元,改造城中村21個,騰出城市建設用地150多公頃;惠州規劃逐步盤活5萬畝閒置土地,滿足未來5年全市建設需求。

    放眼長遠,在土地賣方市場態勢愈加明顯的背景下,廣東提高用地準入門檻選商選資,對不符合國家産業政策的禁止性項目、不切實際的“形象工程”項目、別墅項目、高爾夫項目,不予報批用地,從源頭上控制土地供應總量。廣東制定的《工業項目建設用地控制指標》,把國土資源部規定的5等細化為10等,由投資強度、容積率、建築系數、行政辦公及生活服務設施用地所佔比重4項構成。

    廣東省副省長林木聲説,下一步,廣東將繼續把推進節約集約用地作為促進科學發展、解決資源瓶頸的根本出路,堅持成本體現補償、價格反映稀缺的原則,加大土地取得、使用和保有成本,遏制新增建設用地擴張的利益衝動,推進土地利用方式和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記者賴偉行)

 
 
 相關鏈結
· 廣東省出臺協議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最低價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