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河南:節水技術促農業增效 農民增糧20多億公斤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04月26日   來源:經濟日報

    河南省洛陽市孟津縣屬丘陵地貌,嚴重乾旱缺水,傳統農業只能靠天收。但如今,通過節水灌溉技術改造和農業種植結構調整,孟津縣已形成紅提葡萄生態農業基地2萬餘畝。每到收穫季節,孟津葡萄銷往全國。

    該縣常袋鄉農民王保忠承包了25畝農耕地,發展優質葡萄種植,已連續3年喜獲豐收。今年預計銷售收入可達20萬元。腰包鼓起來的王老漢逢人就誇:“充分利用節灌技術,咱丘陵區發展農業也大有可為!”

    孟津縣農民依靠節水灌溉技術走上富裕路只是近年來河南大力發展節水灌溉工程促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一個縮影。據統計,通過節水技術改造,河南每年節水10多億立方米,年增加糧食生産能力20多億公斤,增加經濟作物産值30多億元,節省運行費1.21億元。

    河南屬水資源嚴重短缺省份,全省水資源總量413億立方米,居全國第22位,人均水資源佔有量440立方米,畝均水資源量405立方米,均為全國平均水平的1/5。隨著河南經濟社會的迅速發展,區域性缺水、季節性缺水、工程性缺水以及水質性缺水問題日益突出。水資源短缺成為河南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面臨的重大挑戰之一。建設“節水型社會”是河南迎接挑戰的必然選擇。河南以灌區節水改造和山丘區雨水集蓄利用為重點開展了農業節水工作。

    從1996年開始實施節水灌溉示範項目,截至 2006年,河南共建設國家級節水灌溉增效示範項目100個,省級節水灌溉示範項目406個,許昌、南陽、安陽、焦作4市也先後被水利部確定為國家級節水示範市。

    通過對示範項目的觀測和跟蹤問效,根據各地區不同的氣候、水資源條件以及經濟發展狀況,河南逐步探索出了適合自身情況的節水灌溉工程模式。在大中型灌區,主要是採取渠道防滲的工程形式,減少輸水損失,提高渠係水利用系數;在地表水缺乏而地下水又相對豐富,且地下水埋藏較淺的豫東平原井灌區,採取開採與補給相結合的辦法,普及管道輸水灌溉技術;在豫西、豫北純井灌區和沙壤土質區,重點推廣低壓管道輸水灌溉技術;在高效優質經濟作物區,適度發展噴、微灌節水灌溉技術。

    在節水示範市及各類示範項目的帶動下,各地因地制宜地推廣渠道防滲、低壓管道輸水灌溉、噴微灌等節水灌溉工程技術,全省每年新增節水灌溉面積150萬畝,到2006年6月底節水灌溉總面積已達到2065萬畝,佔有效灌溉面積的28%,個別地市已達到60%以上。各地初步建立了政策、工程、管理三位一體的綜合節水體系。

    河南省水利廳廳長張海欽告訴記者,實踐證明,發展節水灌溉是緩解水資源緊缺狀況的有效途徑。它促進了農業種植結構調整,改變了農民傳統的耕作方式,實現了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

    如今,在河南,一年三熟、四熟的高效農業和主體種植得到了較好推廣,糧經比例得到合理配置,不少地方復種指數由原來180%提高到220%,糧經比例達到5:3。節水灌溉與農業結構調整相結合也使土地産出效益大幅度增長。在河南許昌,節水灌溉項目區內畝均效益2800元,人均純收入2930元,分別比項目區外的畝均效益1813元、人均純收入2404元提高64%和22%。經濟效益激發了當地農民發展節水灌溉農業的積極性。目前許昌市節水灌溉面積達190多萬畝,佔到了有效灌溉面積的55%。

    “儘管河南的節水灌溉取得了很大成就,但節水潛力還很大。”河南省水利廳水政水資源處處長歐陽煦舉例説,“比如,河南節水灌溉工程面積已累計達到2046萬畝,年節水量18億立方米,是鄭州市一年的用水量。但全省農業灌溉利用系數只有45%左右,相當於有一半多的水沒有澆到莊稼上。所以,節約用水、建設節水型社會,堅定不移地推進農業節水增效,是解決河南農業用水問題的根本措施。”(王偉、李天良) 

 
 
 相關鏈結
· 新疆召開會議動員全區人民參與支援抗旱節水工作
· 四川旱區代表在節水農技現場會上交流節水"新招"
· 山東加大農業節水推廣力度 連續三年增産不增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