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銀監會獲悉,全國21300家法人機構的26268億元貸款五級分類工作日前已圓滿完成,歷史上第一次較為全面、真實地反映了我國農村合作金融機構信用風險狀況,達到了以分類摸風險、促管理、促監管、促服務的預期目的。
分類結果表明,農村合作金融機構信用風險狀況比預期的要嚴重得多。
銀監會于去年初先後制定下發了《全面推行農村合作金融機構貸款五級分類組織實施方案》、《農村合作金融機構信貸資産風險分類指引》等制度辦法,建立健全農村合作金融機構風險分類實施辦法、操作細則以及相關配套制度。
據了解,貸款五級分類,即對貸款按風險進行五級分類是國際通行的做法,把貸款分成正常、關注、次級、可疑和損失五個類別,後三類被歸為不良貸款。
貸款初分結果主要呈現以下特點:一是從機構看,農村信用社、農村合作銀行、農村商業銀行的信用風險依次降低、差距較大;二是從地區看,中部地區貸款不良率高於東、西部地區;三是從貸款期限看,短期貸款風險高於中長期貸款;四是從貸款方式看,貸款風險與擔保形式相關性很高,信用貸款風險遠高於擔保貸款;五是從貸款投向看,企事業單位貸款風險高於自然人貸款;六是從貸款行業看,農林牧副漁業貸款風險高於個人消費貸款和製造業。 (于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