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期盼中國奶業茁壯成長——寫在世界牛奶日之際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06月01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6月1日電(記者 董峻)6月1日是聯合國確定的第七個世界牛奶日。這一紀念日目的是鼓勵牛奶消費,提高國民身體素質。但近期國內乳品市場頗不平靜,有兩件事攪動著消費者、奶農和加工企業的心。

    牛奶只是牛吃的?

    第一件事是,台灣一學者提出,“喝牛奶不補鈣反而減鈣”“牛奶是牛吃的,不是人吃的”“為了遠離慢性病,請儘早斷奶”等觀點。一時間引起軒然大波。隨後,這一觀點被中國奶業協會、衛生部、中國醫學科學院、國家學生飲用奶計劃專家委員會、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國農業大學等權威部門的專家否定了。

    “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都把鼓勵乳和乳製品消費作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增強國民身體素質的一項重要措施。”中國奶業協會秘書長魏克佳説,國外經驗證明,奶類消費對一個民族的健康與長壽,個人身體素質、耐力、智力、體力等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正因為如此,世界衛生組織把人均奶類消費量列為衡量一個國家人民生活水平的主要指標之一。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研究員蔭士安表示,多年來國內外大量研究結果證明,牛奶蛋白質的氨基酸組成與人體接近,非常有利於處於生長髮育期的兒童,消化率可達到98%—100%,是完全蛋白質。牛奶的脂肪中含有較多人體必需的脂肪酸,也易於消化吸收。牛奶中含有幾乎所有種類的維生素和礦物質,還含有大量的生理活性物質。奶是含鈣量很高的食物,且鈣的吸收率高。

    最好的例證是日本。日本在二戰結束後,實施了學生奶項目,從小培養飲奶習慣。經過50多年的努力,日本人的平均身高比上一代增高11厘米,體重增加8公斤,民族身體素質得到提高。

    蔭士安認為,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和膳食模式的改變,我國居民某些慢性疾病的發生率呈上升趨勢。主要措施應該是控制油脂和肉類的消費,對牛奶橫加指責缺乏科學依據,會誤導群眾的食物消費。

    奶農殺牛是牛奶過剩?

    山西朔州市近期出現大量宰殺奶牛的現象。奶牛搶手時牛價曾一度高達近兩萬元一頭,如今卻不得不稱斤賣肉,一頭牛只賣得三四千塊錢。這個市的奶牛存欄數有15萬頭,佔山西省半數以上,如今被當作肉牛宰殺的奶牛已經超過1萬頭。

    去年全國奶牛存欄為1330萬頭,奶類總産量為3290萬噸,超過俄羅斯、巴基斯坦,僅次於印度和美國,位居世界第三。國際乳品聯合會主席吉姆就曾表示,全球乳業增量的一半來自中國。如此看來,一路飛奔的奶業列車,真是開出了實際消費需求的邊界?

    對此,廣東省奶業協會副會長王丁棉認為,牛奶消費並未達到飽和的程度。如果出現了飽和或過剩,乳品企業的牛奶就會出現滯銷甚至倒掉,然而,這些情況都未曾發生。個別地區某個時期所出現的殺牛、倒奶現象,是因為這些地區的産品加工能力不匹配,或因個別企業處於不正常生産的狀況下才會發生的局部現象。

    他還認為,目前的農村牛奶消費基本上仍處於一個處女地的狀態,牛奶消費只佔城市的5%左右。農村這塊市場真正打開尚需時日,那將是一個巨大的潛在市場。此外,城市化及小城鎮的迅速發展和城鎮人口的迅速增長,成為乳品需求新的增長點。據測算,城鎮人口增加1%,我國城鄉居民乳品的消費需求就會增加4173萬公斤。

    “目前乳製品從總體上還不能説供過於求,而是存在著區域性、階段性、結構性的産大於銷”。中國奶業協會理事長劉成果説,隨著人口增長、城鄉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奶業發展還有很大空間。

    最近發表的《中國奶業發展戰略研究》表明,奶製品的消費和國內生産總值的增長是正相關的——居民人均收入每增加1%,奶類消費增加0.67%。而我國奶業市場需求潛力遠遠沒開發出來。由於飲奶知識缺乏,相當一部分人有錢喝奶但沒有喝奶習慣。在一些農村和城鎮邊緣的高收入人群,由於沒有銷售網絡,想喝奶也喝不上。山東一家乳品企業在鄉鎮建了2萬個銷售點,當年銷售同比增長了30%。

    受傷的為何總是奶農?

    無論是倒奶還是殺牛,最大的輸家總是奶農。

    王丁棉説,我國奶業利潤分配處於塔尖的是奶牛養殖,佔利潤不到10%,塔中部的是乳品加工,佔利潤25%,接近金字塔底層的是設備與包裝供應商,他們拿走利潤的30%,而牛奶經銷商利益最多,佔利潤的35%。

    還不僅是利益鏈條上所佔比重的問題。對於相對分散經營的奶農而言,其下游的企業、公司和經銷商勢力強大,出現市場風險時最易擠佔的就是奶農的利益空間。廣州的一些乳品企業反映,按期進口奶粉漲價近30%,牧草、玉米飼料價格上升近40%。由於伊利、蒙牛、光明三家全國性乳品巨頭已佔據市場約65%的份額。地方品牌之所以不敢輕言終端提價,主要是怕這幾大巨頭借機大肆搶佔地盤。所以,成本消化只有一條路——上遊奶牛養殖業。

    “對農民來説,養奶牛投資大、週期長、風險大,尤其是整個産業鏈條沒有形成利益共同體。對企業依賴性強,在牛奶産業這個鏈條上,無論是企業還是流通領域,哪個環節出了問題,最吃虧的肯定是奶農。”劉成果分析説,加工企業可以減産、可以找各種藉口把損失轉嫁給養殖環節,而奶農除了被動接受別無選擇。2004年至今,奶牛飼料價格上漲,而原奶銷售價格沒有提高,甚至明穩暗降,前幾年養一頭奶牛,一年贏利3000元,現在只有1000元。

    劉成果日前在一次工作會議上表示,奶牛是中國奶業的基礎,加工是關鍵,市場是原動力。中國奶業發展中所出現的問題,大部分都與乳品企業有關聯,乳品企業首先從自我做起並做好自律,這是最為重要的。

    綜合一些業內人士的觀點,今後在國內奶業發展中,龍頭企業要認清自己和奶源基地生死共存的關係,與奶農利益共沾、風險共擔。還要提高農民養殖的組織化、規模化程度。奶業發展不能單純追求速度,應當更加注重質量和效益。建議政府部門加強行業立法和標準制定工作,儘快制定全國奶業管理條例、生鮮奶生産和收購辦法、乳品質量安全管理辦法和市場準入制度等。 

 
 
 相關鏈結
· 早餐喝牛奶時最好配主食
· 專家提醒:早餐喝牛奶時最好搭配主食
· “喝牛奶有害”所謂‘顛覆性’理論違背科學事實
· 衛生部:15位權威專家聯合撰文駁斥"牛奶有害論"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