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民族團結碑見證雲南寧洱地震災區民族互助和團結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06月09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雲南寧洱6月9日電(記者 蔡祥榮、周雷)在寧洱地震災區,有座標誌著當地26個民族團結的石碑,災後依然屹立於民族團結園。自3日寧洱地震發生,到9日災區救災有序開展,這座石碑見證了災民的民族互助和團結。

    進入民族團結園,在一座亭子下面,有一個約一米高的民族團結紀念碑,地震對紀念碑沒有造成任何損壞。紀念碑周圍有一排修剪整齊的翠綠的丁香灌木,當地一位哈尼族村民説,當地人民確實像團結碑所見證的,在大災面前,真情互助,團結一心。

    在寧洱鎮溫泉村麻栗樹村,小組長、哈尼族村民張德文説,3日地震當天,當地村委會本來決定按照上級黨委安排進行換屆選舉,他所管轄的4個少數民族寨子,都是哈尼族村民。

    地震後,選舉自然取消,當地村幹部挨家挨戶調查災情,安定民心,許多村民居住分散,有的兩家之間相距3公里,但村幹部仍然不辭辛勞,逐戶摸清情況。

    寧洱縣委組織部部長姜志剛、工作人員陳發坤和溫泉村村主任胡其彬都是漢族人,大災之後他們也和少數民族幹部張德文一樣,進入偏遠少數民族地區的楊柳箐寨子、半箐寨子等,將來自全國的油毛氈、方便食品、塑料膜等愛心捐贈及時送給村民。

    楊柳箐寨子的哈尼族村民代表楊永芳説,我們要講人道主義,救災物資應該先給那些嚴重的災區,而不是總照顧少數民族村民,“我們的村民都能夠理解,在一些村寨,我們只是房子瓦片損壞,墻體拉裂,重災屬於少數。物資應該送給那些受災嚴重的漢族村民。”

    漢族幹部胡其彬帶著部隊官兵和另外一支救災小分隊一直活躍在楊柳箐寨子,他介紹,部隊7個人一組的小分隊至少要負責20多戶的災民,但考慮到當地少數民族村寨有3戶重災戶,馬上先組織隊員為這3戶人家搭建帳篷。

    在溫泉村當地的哈尼族村寨共16個小組,人口2700多人,少數民族佔54%,漢族佔46%,據當地村小組長、漢族幹部魯忠庭介紹,當地組織了不同民族的幹部結成對子,組織村寨救災。

    魯忠庭説,當他和救災小分隊到了老姚寨村小組時,當地的回族村民納定祥的一家五口被地震嚇愣了,縮在廢墟中,幾個村幹部首先讓他們趕緊從危房中走出來,然後從土基墻墻坯里拉出油布,從垮塌的墻體中拉出一根椽子,搭建起臨時的帳篷。

    據了解,地震後少數民族村寨的建設自救能力較弱,居住地偏遠,當地的許多村幹部在震後救災時,往往都首先考慮少數民族村寨,而少數民族幹部則首先扶助那些受災嚴重的漢族同胞。

    地震,成為了當地民族團結互助的歷史見證。

 
 
 相關鏈結
· 寧洱地震災區:走出自家廢墟參與救災的共産黨員
· 雲南"寧洱地震"已收到救災捐贈資金2900余萬元
· 雲南中煙工業公司向寧洱縣地震災區捐資1000萬元
· 雲南寧洱:80頂高考帳篷當“候補”確保考生高考
· 地震專家認為:有關部門不要急於給寧洱地震定性
· 雲南寧洱余震1422次 縣城物價水平基本保持穩定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