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黃河防汛部門狠抓防汛責任制 未雨綢繆 力保安瀾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06月13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6月13日電(記者 姚潤豐)防汛是黃河天大的事。

    黃河即將進入主汛期,一年一度的黃河防汛已拉開序幕。今年黃河防洪形勢如何?沿黃各地如何備汛?記者近日隨國家防總、中宣部組織的“防汛江河行”採訪團在沿黃各地採訪時了解到,通過狠抓防汛責任制、積極落實防汛隊伍組織和防汛搶險物料準備等一系列週密的部署,各級防汛指揮部門有信心、也有能力戰勝可能到來的黃河大洪水。

    備汛:防患未然,爭取主動

    “黃河下游已20多年沒來大水,發生大洪水的幾率在加大。”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主任李國英向記者介紹今年黃河防汛形勢時説。據氣象部門預測,今年主汛期多雨帶位於黃河流域暴雨區的南北兩端,稍有移動即對黃河産生重大影響,同時極端突發災害天氣事件可能偏多,黃河流域洪水威脅依然存在。

    查隱患、備物料、建工程、清河障……記者在沿黃各地採訪時看到,各級防汛指揮部門未雨綢繆,各項備汛工作正有條不紊地進行。

    李國英介紹,年初黃河防總做出整體部署,21項重點工作將於6月15日黃河進入汛期前完成;各省防指研究制定了防汛責任事故追究制度;修訂完善各類防洪預案;落實防汛隊伍,管好備好防汛物料,目前,搶險備用石料已應急補充23萬多立方米,應急購買編織袋300多萬條;黃河下游防洪工程安全普查工作已全面完成,發現堤身裂縫126條,動物洞穴11161處,堤防水溝浪窩10480處。

    河南、山東兩省的備汛工作也緊張展開。據河南省副省長劉新民介紹,省政府已與沿黃9市簽訂了《黃河防汛責任書》,落實群眾防汛隊伍101萬人,進一步完善“三位一體”的軍民聯防體系。此外,目前已落實防汛備石110萬立方米,鉛絲503萬噸,同時還對微波、程控、移動基站等防汛通信設施、設備進行了檢測。

    山東省副省長賈萬志介紹,山東已經明確了38項備汛具體工作,河務部門還對所轄的堤防、險工、控導及涵閘進行了拉網式檢查,投資7799萬元維修養護土方129萬立方米,石方10萬立方米。

    底氣:雙料保險,預案有備

    在可能發生的大洪水面前,黃河目前的防洪能力到底如何?李國英錶示,目前黃河已初步建成了較為完善的防汛抗旱工程體系,黃河防洪修築的兩道防線將努力保證下游堤防安全:

    第一道防線是446處、總長度851公里的險工及控導工程,主要作用是控制河勢,減少水流直衝大堤的威脅;第二道防線是2000余公里的設防大堤,以抵禦較大洪水的威脅。截至目前,融“防洪保障線、搶險交通線、生態景觀線”的黃河下游南岸的標準化堤防基本建成,總長287公里,大大提高了工程抗洪能力,增加黃河下游防洪安全系數。規劃建設346公里的第二期標準化堤防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建設中。

    此外,作為黃河下游重要的骨幹樞紐工程的小浪底水庫經過7年運行,發揮出明顯的防洪、防淩、減淤、供水、灌溉、發電等綜合作用,也為黃河防汛上了一把鎖。

    李國英介紹説,今年汛期,小浪底水庫最高允許蓄水位為270米,短期滯洪的最高防洪運用水位為275米。目前,水庫庫區移民已全部搬遷完畢,小浪底水庫具備了275米水位運用條件。這標誌著小浪底水利樞紐基本具備防禦黃河千年一遇洪水的能力。

    凡事預則立,在堤防建設和防洪工程雙料保險的同時,完整的防汛預案體系才能確保黃河防洪的指揮有序。記者採訪中了解到,目前黃河防總辦公室已組織有關單位編制2007年黃河洪水調度方案和中常洪水方案,龍羊峽至劉家峽水庫聯合調度方案,東平湖滯洪區運用預案,黃河下游灘區運用預案等,並要求各級防汛責任人必須熟練掌握轄區防洪預案。河南省也對11個方面的預案進行修改完善,明確了各級洪水和各類險情的搶險組織、物資調運、通信保障及後勤保障等措施。

    理念:以人為本,生命至上

    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是我國防汛抗洪工作始終堅持的準則。記者採訪過程中深切感受到,沿黃各級政府備汛的實際行動處處詮釋著以人為本理念的豐富內涵。

    李國英在介紹今年黃河防汛任務時説,要把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堅持科學防控,立足於防禦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大洪水。如遇中常洪水,強化各項調度措施,最大限度減少灘區損失。

    “根據灘區、蓄滯洪區避洪撤遷方案,確保無論黃河發生何種洪水、何種危機情況,都要千方百計保證灘區群眾安全撤出。”劉新民明確了保障人民生命安全是河南黃河防汛抗洪工作的首要任務,並制定了人員撤退轉移、搶險救災等各種預案。

    一張張黃河防汛分工表、遷安救護責任制公示整齊地粘貼在開封縣一個村委會的院墻上,上面醒目地標示了該村黃河防汛組織和責任分工以及市級河務部門到村級防汛辦公室電話。開封縣縣長于吉良説:“今年我們縣已經層層落實防汛工作、提高防汛意識,明確了縣鄉村層層遷安救護組織工作和明白卡制度,具體落實灘區灘外對頭安置制度等工作,以確保遷出群眾安全有序安置。”

    自然災害無情,但只要堅持以人為本,群眾的生命安全就有最大的保障。記者在曾于2003年9月遭受洪水漫灘的山東東明縣採訪時了解到,為使灘區群眾從根本上擺脫洪水威脅,國家投鉅資將位於重災區的東明縣焦園、長興集兩個鄉鎮19個村的21464人搬遷至黃河大堤外,合併建設為六個新村,佔地2795畝。

    記者在走訪外遷新村時看到,條條街道筆直暢通、排排新房井然有序、座座學校書聲朗朗、村村戶戶通水通電,群眾生産、生活得到了全面改善。“灘區居民外遷的最大好處就是解決了我們的後顧之憂——洪水,儘管新村佔用了原來一定面積的耕地,但新村與周圍所在的鄉村關係卻非常和諧。”董莊村4號移民新村村委會主任王順民深有感觸地説。

 
 
 相關鏈結
· 淮河流域汛期降雨總體正常 但防汛存在五大問題
· 黃河流域已初步建成較為完善的防汛抗旱工程體系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