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西寧6月17日電(記者 顧玲)6月17日是“世界防治荒漠化和乾旱日”。記者從青海省林業調查規劃院了解到,三江源的沙化土地面積已佔到源區土地總面積的15.1%,另外還有15.8%的土地具有明顯沙化的趨勢。
據青海省林業調查規劃院副院長董得紅介紹,三江源地區沙化土地總面積為278.5萬公頃,佔總土地面積的15.1%。其中:流動沙地10.6萬公頃,半固定沙地17.3萬公頃,固定沙地43.1萬公頃,露沙地162.2萬公頃,有明顯沙化趨勢的土地面積292.5萬公頃。
青海省林業調查規劃院調查發現,在1999年到2004年的5年內,三江源地區除固定沙地減少外,其餘沙化土地類型的面積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總增加量為19.1萬公頃,年均增加3.82萬公頃,年均增加率為1.5%。
專家分析認為,“分佈相對集中、土地退化沙化嚴重,且區域不同其發展趨勢和速度不同”是三江源地區沙化土地變化的主要特點。董得紅説,由於氣候條件的持續惡化,加之人為等因素影響,沙化土地各種類的沙化程度都在增加,尤其以草場退化發展為露沙地最為嚴重。“值得引起關注的是,另有15.8%的土地具有明顯沙化的趨勢,在目前氣候條件下,若仍然超載放牧,防沙治沙得不到加強,今後沙化土地發展速度還將加快”,董得紅説。
青海省地處青藏高原東北部,是中國三大江河黃河、長江和瀾滄江的發源地,被譽為“中華水塔”。三江源地區是黃河、長江和瀾滄江上遊最主要的水源涵養區,這裡的林草植被保護狀況,對三大江河流域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