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烏魯木齊6月25日電(記者 賀佔軍)隨著節水灌溉工程的實施,目前我國灌溉水利用率達到45%左右,已形成200多億立方米年節水能力。這些節約水量被用於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積用水、生態用水和工業及城鎮生活用水後,取得了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
水利部農村水利司副司長李遠華在新疆節水農業現場會上表示,自“九五”開始,全國節水灌溉進入數量、質量與效益並重的良性發展階段。在灌溉用水總量基本不增加的情況下,農田有效灌溉面積已由1995年的7.56億畝發展到2005年的8.48億畝。同時,由於採取了一系列節水工程措施、管理措施以及農藝措施,我國畝均灌溉用水量大幅度下降,目前全國已形成200多億立方米年節水能力,促進了水資源節約與保護,有效緩解了全國水資源的供需矛盾。
據介紹,這些節水量除用於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積用水外,約25%提供給生態用水,約15%用於支持工業及城鎮生活用水。
我國節水灌溉的發展,也激活了節水市場。為適應我國大規模發展節水灌溉對設備和材料的需求,全國生産節水灌溉設備和材料的廠家已從過去的幾十家發展到現在的200多家,年銷售額達到50多億元,已初步形成了新興産業。
20世紀80年代中期,我國開始推進“節水灌溉”,即以最小的費用、最大限度地獲得單位水量之最佳灌溉效益。“十一五”期間,我國計劃將灌溉用水總量維持在3600億立方米,灌溉水利用率由45%提高到50%左右,正常年份畝均灌溉用水量將由每畝424立方米下降到每畝410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