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兩制”使香港保持了獨特的魅力
——訪法國駐港總領事戴博
新華社香港6月26日電(記者 王敬中 孫浩)一走進法國駐港總領事戴博的辦公室,他就興高采烈地告訴記者:“我妻子幾天前剛生了個女兒。看樣子,她也是趕來慶祝香港回歸十週年的。”
站在俯瞰維多利亞港的落地窗邊,戴博指著來來往往的船隻説,自2005年來港上任以來,他親眼目睹了香港經濟持續增長,作為國際化城市的獨特魅力依然如故,這説明“一國兩制”在香港確實得到了落實。“我的兩個孩子都是在香港出生的,能在這樣的國際化城市撫養他們,我很榮幸。”
戴博表示,“一國兩制”是一個“傑出的構想”,是解決香港問題的最佳方案,未來很有可能作為一個“英明的外交和政策範例”供後人研究。他指出,“一國兩制”的成功不僅有益於中國內地及香港特區,也有益於世界。
他説,香港目前仍是世界通往中國內地以及東南亞地區的“最佳門戶”,基於這樣的獨特性,“香港沒有理由不繼續繁榮”。
香港回歸後,先後經歷了亞洲金融危機、非典疫情等嚴峻考驗,但都一次次成功地走出逆境。戴博説,現在香港公眾對未來的看法已經普遍樂觀。“香港能取得如此成功,主要得益於香港社會的高度發展和成熟、香港人的務實精神和應變能力,以及香港同中國內地的緊密聯絡。”
他特別提到《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認為這不僅使香港商界、也使國際商界獲益匪淺,很多法國企業就是看中了這個商機投資香港。
1997年香港回歸之際,戴博時任法國政府代表團成員在紐約的聯合國安理會工作。他説,當時,國際社會一些人確實對香港能否順利回歸有些擔心,因為“一國兩制”史無前例,同時很多國家在香港都有商業利益。
“但據我所知,當年在香港的法國公司無一撤離。”戴博説。自香港回歸以來,在香港的法國企業數目翻了一番,已增至600家,從建築、金融到奢侈品貿易,法國企業遍地開花。與此同時,來港工作、生活的法國人在過去10年中也增加了一倍,達到8000人,使香港成為亞洲城市中法國人最大的聚居地。
“這些數字顯示,法國政府和人民始終對香港的發展前景充滿信心。”戴博説。
戴博表示,香港雖小,但卻是法國第七大經濟夥伴。以賺取的貿易利潤而言,香港則是法國在亞洲的第二大貿易夥伴。
他以法國的奢侈品為例説,不僅香港人對法國奢侈品情有獨鍾,中國內地人甚至周邊國家和地區的人也都喜歡到香港購買,因此不少法國奢侈品商在香港大發其財。
戴博説:“法國與香港的關係並非僅止于商業層面,法國與香港的文化交流也非常活躍。”為慶祝香港回歸10週年,規模空前的第十五屆香港“法國五月”藝術節于4月至7月在香港舉行。“舉辦這次大規模的藝術節,我們希望能為香港慶回歸活動添彩。”
“我期待香港有一天能引導世界文化潮流,成為像倫敦、紐約那樣的金融和文化雙中心。”戴博微笑著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