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6月28日電(記者 姚潤豐)據水利部最新統計,截至2006年底,全國累計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積96萬平方公里,每年可保持土壤15億噸,增加蓄水能力250多億立方米,增産糧食180億公斤,1300多萬水土流失區群眾通過水土保持解決了溫飽,許多農民走上了富裕發展的道路。
29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頒布實施16週年紀念日。水利部副部長鄂竟平在此間表示,目前,正在開展的國家級水土保持重點治理工程有11個,覆蓋了500多個水土流失嚴重縣、市。凡是經過重點治理的地區,取得了明顯的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給當地群眾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如甘肅定西、江西贛州、四川涼山州、貴州畢節地區等水土流失嚴重地區通過連續集中治理,當地面貌都發生了很大變化。
鄂竟平介紹説,全國每年綜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由上世紀90年代初的2萬平方公里,發展到現在的4萬多平方公里。此外,全國有25個省區市的1100個縣全部或部分實施了封山禁牧,封禁範圍達到67萬多平方公里,其中有35萬平方公里的林草植被得到初步修復,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我國人為水土流失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控制。據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司長劉震介紹,1996年以來,全國共批准並實施水土保持方案25萬多項,其中大中型開發建設項目1500多個,開發建設單位投入水土保持資金1000多億元,防治水土流失面積7萬平方公里,減少水土流失量17億噸。全國有9000多公里的新建公路、1萬多公里的新建鐵路實施了水土保持方案,西氣東輸、青藏鐵路、西電東送等國家重點建設工程都能依法編報水土保持方案並認真組織實施,使建設過程中的水土流失大幅度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