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吉林:推廣保護性耕作技術保護黑土地 保糧食增産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07月20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長春7月19日電(記者齊海山、王曉明)作為我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吉林省在採取推廣科學技術、整理增加耕地等挖潛措施的同時,積極推動和實施保護性耕作技術,以改善農業生態環境、提高自然降水利用效率、減少土壤沙化,從而確保糧食産量穩定增加和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

    吉林省農委副主任陳巳説,保護性耕作起源於20世紀30年代的美國,目前,美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等國已基本全部採用了以機械化為支撐的保護性耕作。我國北方地區一直沿襲傳統的以鏵式犁翻耕土壤、裸露休閒耕作法。由於實行深耕細耙,破壞了土壤結構,降低了土壤的水肥含量,裸露的耕地表土也加劇了沙塵暴的肆虐。

    一種被稱為“機械化玉米寬窄行倒茬平作保護性耕作技術”目前正在吉林省逐步推廣,這項技術適宜在吉林中西部乾旱半乾旱地區推廣應用,今年計劃推廣8萬公頃,使用此項技術每公頃可以節約成本300元-500元,糧食增産率預計達到10%。另外,與此項技術不同模式、不同內容的保護性耕作示範推廣工作也正在吉林省産糧區展開,預計到2008年,全省保護性耕作示範推廣面積可發展到30萬畝。

    據吉林省農科院農業專家介紹,保護性耕作是一種新型旱地耕作法,主要包括免耕播種施肥、深松、控制雜草、秸稈及地表處理等4項內容。其核心是免耕播種,主要作業均使用機械來完成。機械化保護性耕作技術與傳統耕作技術相比,可降低地表徑流60%左右,減少土壤流失80%,減少大風揚沙60%;同時可以增加休閒期土壤儲水量,提高水肥利用效率,減少作業工序,增加農作物産量。  

 
 
 相關鏈結
· 吉林提前消除城鎮零就業家庭 安置就業62971人
· 吉林發佈暴雨藍色預警信號 全省大部將出現暴雨
· 吉林省借國有企業改革攻堅從“東北現象”中突圍
· 修復生態促進漁業增效 吉林省向圖們江放流魚苗
· 吉林通報今年第2季度産品質量監督抽查結果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