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上海8月2日電(記者 李榮)上海科學家在滬郊金山海岸人工沙灘水域成功實施了水生態修復工程,浮游生物和底棲生物數量明顯增加,逐步構建和改善了種群結構,評估了水域的生態容量,發揮了生態調控功能。課題驗收專家認為,這對河口海岸的綜合治理和開發有借鑒意義。
上海為了改善濱海水質環境資源,在泥沙含量較高的長江口海岸開發出理想的沙灘旅遊場所,近年來採用人工圍水的方法在金山海岸建設了1.5平方公里的人工沙灘水域。為防止水質富營養化,實施了水生生態與環境的監測和修復工程。
據主持這一工程的中國水産科學研究院東海水産研究所研究員陳亞瞿説,通過雨污水收集系統、物理沉降、水生生態修復及科學管理,金山沙灘水域一年來水質有明顯的提升,由原來的三類至四類水質,總體提升至二類水質。
專家認為,近海污染的防治方向,除了傳統的控制污染源之外,生態修復技術也是一個新興的領域,以充分發揮生物凈化污染物的功能。此次金山沙灘水域在水質改善過程中,水生生態系統也隨之改善,大型藻類等水生植物、牡蠣等多種貝類以及鯔魚、大黃魚、黑鯛等養殖成功,逐步構建和改善了種群結構,發揮其水質凈化功能和生態功能,每年可吸收水體中的氮達4.8噸、磷達0.78噸,為抑制赤潮、防止富營養化的發生起到了一定作用。
此項課題還首次在杭州灣水域開展了小型底棲生物的調查研究,分析了工程實施水域生態系統的食物網結構,評估了水域魚類的平均生態容量。目前金山沙灘水域浮游生物和底棲生物的生物量明顯增加,物種數已由77種增加到157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