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宜昌8月2日電(記者 江時強、李志暉)中國三峽總公司副總經理曹廣晶2日接受記者專訪時説,三峽工程剛剛經歷了今年長江最大洪峰的考驗,從運行調度的實踐看,三峽工程已能有效防禦大洪水。
7月30日,長江上遊持續強降雨,形成今年入汛以來的最大一次洪水,抵達三峽壩區時,洪峰最大流量達到52500立方米/秒。長江防汛抗旱總指揮部30日12時簽發調度令,要求三峽工程採取滯洪錯峰措施,控制下泄流量為48000立方米/秒。
中國三峽總公司及時響應,精確調度,大部分洪水均勻下泄,部分洪水攔蓄在三峽庫區內,三峽水庫水位因此由144米的汛限水位逐漸抬升,至8月1日最高時,超過146米,共攔蓄洪水量為13.34億立方米,佔今年可用防洪庫容的19%,下游沙市一直未超過43米的警戒水位。
至8月2日14時,三峽入庫流量已降為38700立方米/秒,下泄流量控制在44000立方米/秒左右,三峽壩上水位已降為145.79米。三峽工程為中下游防汛滯洪錯峰的任務結束。
曹廣晶説,今年即使發生72300立方米/秒流量、20年一遇的洪水,在保證下游枝城流量不超過56700立方米/秒的情況下,三峽大壩上游水位不會超過156米。144米汛限水位至156米之間,三峽工程今年防洪庫容達68億立方米。
據三峽水利樞紐梯級調度中心上半年的預測,今年汛期,長江三峽壩址洪水最大流量不會超過60000立方米/秒。
三峽工程去年10月27日蓄水至156米,經歷了水位不斷上升的考驗。針對今年入汛後形成的4次洪水,三峽工程分別採取了水庫預泄至汛限水位,以及滯洪錯峰措施,並未對三峽大壩運行構成不利影響。尤其在570公里長的巨型水庫形成後,庫區降雨迅速匯流,洪水抵達壩區時間大為縮短,三峽總公司也能對水情做出迅速判斷,大壩調度做到了均衡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