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武漢8月20日電(記者郭嘉軒)豬舍裏沒有蒼蠅、蚊子,溫度常年維持在25攝氏度,100多頭豬乾乾淨淨自由取食,甚至還有為豬專修了“水廁所”。
湖北紅安縣杏花鄉郭漢鵬家的豬舍,讓湖北10多個養豬大縣的“豬倌”們大開眼界。而當他們了解到,這樣一個可同時養150頭肉豬,養殖條件達到國際標準的密封豬舍,整個投資不到5萬元時,更是感到驚奇。
郭漢鵬作為湖北“150標準化養豬模式”示範戶,2006年首批養了135頭豬,當年5月出欄時,儘管市場行情處於低點,仍獲利1.6萬元。見到記者時,他正按照標準技術規範,逐一對豬舍進行消毒殺菌。談到效益前景,郭漢鵬非常興奮:“現在市場行情這麼好,以目前存欄151頭計算,3個半月出欄後可獲利5萬元以上。”
“150標準化養豬模式”,是生豬養殖大省湖北近年來探索出的一種農戶標準化養豬模式。其核心是“良種+良料+良舍+良法”:農戶按專業人員指導,興建全封閉標準豬舍(規格為9M×24M),一批引進150頭良種三元豬,喂食優質標準飼料,採用統一的飼養管理和疾病控制技術。豬舍裏建有自動飲水系統、自動喂料器、水簾降溫系統、採暖煙道增溫保溫系統。環境可控、豬只自由採食、自動飲水、全進全出。通過標準化飼養,一年可出欄三批450頭肉豬,非常適合中小養殖戶採用。
湖北省畜牧獸醫局畜牧處處長丁山河告訴記者,“150標準化養豬模式”採用的低成本標準化豬舍,是經過中泰兩國專業人員經過多年探索,按照“高標準低成本”原則,綜合上百項技術開發成的,每個豬舍投入僅4.6萬元,深受養豬專業戶歡迎。由於採取封閉式飼養和同源引種、全進全出,以及嚴格的疾病防控措施,極大降低了養殖風險;勞動強度大大減輕,單人飼養量可達到400頭至3000頭;通過化糞處理配合沼氣發展,環境污染明顯減少。據測算,“150標準化養豬模式”與傳統養豬比較,每頭豬節本增效110元以上,同時成功解決了農村養豬環境臟、疫病難防、成本高的三大難題。
目前,為推進生豬標準化養殖,湖北省黃岡、孝感、荊門、宜昌等養豬大市均出臺了優惠政策,武漢市僅2006年用於規模養殖的補貼資金就達7000萬元。在政策激勵與政府引導下,湖北省生豬養殖持續穩定發展,2006年出欄生豬達到3412萬頭,其中規模化養殖率達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