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宜昌8月22日電(記者江時強、李志暉)國務院三峽建委副主任、三峽辦主任汪嘯風22日在此間説,當前三峽庫區處於移民遷建與安穩致富並重的關鍵階段,全國對口支援三峽庫區的方式和重點將實現四個轉變,以充分發揮政府和市場的雙重作用。
這四個轉變是,由政府援助的輸血型支援為主,向以經濟技術合作的造血型支援轉變;由創造受援硬體為主,向優化投資軟硬環境轉變,迅速建立生産經營的服務機制;由招商引資為主,向引資與促進人力資源開發並重轉變;由發展城鎮和工業為主,向以工促農、以城帶鄉轉變。
國務院三峽辦和湖北省政府22日在湖北省宜昌市聯合召開會議,上海、北京、廣東、湖南、山東等10個省、市有關負責人參加,貫徹落實去年12月全國對口支援三峽庫區移民工作會議精神,共同研討對口支援三峽庫區及承接發達地區産業項目轉移的機制、途徑和方式,推進對口支援工作深入持久地開展。
截至2007年6月底,三峽庫區累計搬遷安置移民122萬人,搬遷、關閉破産工礦企業1570家,對口支援累計為三峽庫區引入資金約335億元,其中經濟建設類項目2399個,到位資金307億元,社會公益類項目資金約27億元,有力地促進了庫區移民就業和勞務輸出,一大批名優企業落戶庫區。三峽庫區正走上又好又快發展的軌道,三峽庫區國內生産總值由1992年的159.7億元增至2006年的1360億元,年均增長18.34%;同時期財政總收入由9.5億元增至70.72億元,年均增長17.32%。
要實現中央提出的“搬得出、穩得住、逐步能致富”的目標,三峽移民工作仍任重道遠。汪嘯風説,胡錦濤總書記在參加今年“兩會”重慶人大代表團討論時,提出了“努力使三峽庫區群眾基本生活有保障、勞動就業有著落、脫貧致富有盼頭,同心同德建設和諧穩定的新庫區”的明確要求,這“三有一新”目標,是我們當前及今後一段時期抓好三峽移民工作、推動對口支援的綱領和指南。
汪嘯風指出,國家將採取4項措施,解決三峽庫區百萬移民的生計和發展問題:進一步調整和優化庫區産業結構,包括與發達地區聯手,承接優勢産業轉移,培育庫區優勢特色農業,著力發展循環經濟,防止落後生産力向庫區轉移等;加大移民勞動力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工作力度,從根本上緩解庫區人多地少的基礎性矛盾,徹底扭轉勞動力多、整體素質不高、就業率低的惡性循環狀況;與國家發改委協商,委託有關單位編制全國對口支援三峽庫區移民5年規劃綱要,進一步指導和推動對口支援有組織、有目標地紮實推進;積極推動庫區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切實保障特困移民也能安居樂業。
三峽庫區新增對口支援資金95.8億元
新華社宜昌8月22日電(記者江時強、李志暉)來自北京、上海、江蘇、湖南等10省市的企業22日下午在此間與三峽庫區、移民安置區的代表簽訂協議,落實對口支援項目54個,總金額達95.8億元。
此次所有簽約項目中,包括無償捐贈項目9個,捐贈資金約1.1億元;産業轉移合作協議5個;經濟合作協議40個,其中10億元以上項目4個。簽約項目覆蓋服裝、電子、食品飲料、畜牧業、藥材、水電、旅遊、化工、建材等産業。
從1992年開始,全國各省市響應黨中央、國務院號召,組織實施援助項目,在三峽庫壩區移民搬遷安置、産業開發、基礎設施建設、新農村建設、生態環保等領域開展對口支援,為三峽工程的順利進行提供了有力保障。截至2007年6月底,全國對口支援累計為三峽庫區引入資金約335億元,其中經濟建設類項目2399個,到位資金307億元,社會公益類項目資金約27億元,為三峽庫區經濟穩定發展注入了巨大活力。
湖北省三峽辦主任徐靜黎介紹説,近幾年,參與對口支援三峽庫區工作的簽約企業履約率在80%至90%,並呈逐年上升趨勢。與往年相比,今年簽約項目質量提高,環保型、高科技的項目增多,而粗加工、房地産等産業項目減少。另外,隨著三峽庫區投資環境的改善和國家扶持力度的加強,企業投資、簽約的主動性增強。
湖北省省長羅清泉説,三峽庫區將通過發展工業園、改善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勞動力素質等方式,解決庫區承接發達地區産業轉移的環境問題,同時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凡落戶三峽庫區的企業,都能享受三峽庫區産業開發基金扶持。
國務院三峽辦和湖北省政府22日召開座談會,貫徹落實去年12月全國對口支援三峽庫區移民工作會議精神,來自全國10省市及三峽庫區的270多名代表與會,共同探討對口支援三峽庫區及承接發達地區産業項目轉移的有效機制,促進三峽庫區對外交流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