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寧9月3日電(記者張周來 陳鍵興)去年4月批准設立的海峽兩岸(廣西玉林)農業合作試驗區內,眼下正是碩果滿園。經過一年多的投資建設,試驗區已具雛形,展現出勃勃生機。
兩天來,參加第三屆桂臺經貿合作交流會的兩岸人士走進了這片兩岸農業合作的示範試驗田,看到了這裡加速建設的成果,也真切感受到兩岸農業合作的潛力與希望。
桂臺農業的結緣可追溯到1989年,廣西當年引進了第一家台資農業企業,而農業優勢突出的玉林也很快吸引了臺商的目光。
在玉林市三山坡農業實業有限公司的有機茶生産基地,成片的茶樹鬱鬱蔥蔥。公司總經理洪武雄1996年從台灣來到玉林投資。
“玉林設立海峽兩岸農業合作試驗區之後,我們的信心更足了。”他告訴記者,除茶基地外,公司現在還租有200畝地用來種植水稻、蔬菜等有機農産品,年內還將推出新的産品。
玉林市市長金湘軍介紹説,試驗區成立以來,已先後有30多個考察團、800多人次前來參觀考察。目前,進駐的台資企業已從試驗區成立前的20家增加到了37家,投資額逾23億元,項目涉及養殖、食品加工、農業綜合開發、旅遊休閒、餐飲等領域。試驗區內已建成6個農業種養示範基地,農業新品種示範基地今年1月以來引種台灣農業優良品種40多個,全部獲得成功。
試驗區一年多時間裏如此快速的發展讓與會的台灣業界和學界人士體認到,兩岸在農業領域合作、共同耕耘希望的迫切性,也提出了許多有關兩岸農業合作的具體思考。
“兩岸應整合各自在農業方面的資源,善加利用彼此優勢,形成兩岸農業分工合作體系,建立新的合作模式,共同應對兩岸農業發展遇到的機遇和挑戰。”台北市進出口商業同業公會常務理事涂如肯説。
他提出,兩岸至今不能直航,這使兩岸農産品貿易、農業投資以及相關交流合作成本高昂。目前,大陸實施的台灣農産品進口檢驗檢疫“綠色通道”,使運輸效率大幅提升。建議開辦農産品貨運包機、包船,航點可選擇大陸重要的運銷集散地。
台灣政治大學教授林柏生説,玉林試驗區目前的合作形態還處於初級階段。未來要思考如何進一步引入台灣在品牌經營、市場開發和技術改良方面的經驗。
他還指出,應就中草藥開發開展策略性合作,並可結合廣西的旅遊資源,利用台灣在觀光産品開發和醫療研發、管理方面的優勢,開發“中草藥觀光醫療”的主題式旅遊産品。
廣西是大陸最大的蔗糖生産基地,此次來桂的許多台灣人士提出,應結合廣西的糖産業生産基礎和台灣在相關産業的科技研發優勢,共同發展糖産業的新産品,必將能獲得巨大的市場效益。
兩岸農業合作方興未艾。此次在廣西,親民黨榮譽副主席鐘榮吉談到兩岸農業合作時,多次説了這樣一句話:“心動不如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