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迎接十七大特稿:破解“短板”制約 彰顯民生主題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09月16日   來源:新華社

 

    在重慶市南岸區龍門浩街道的“陽光公寓”內,農民工和家屬在觀看電視節目(7月5日攝)。2005年以來,為改善農民工的居住條件,重慶市南岸區採取“因地制宜、政府投入、社區管理、以寓養寓”的模式,投資250多萬元,在各街道建設“陽光公寓”。只需“一人一天一元”的低費用,農民工就能住進環境整潔、設施完善的公寓房。截至目前,南岸區已建成7個“陽光公寓”,入住農民工5000多人。此外,當地政府還通過公寓加強對農民工的管理與服務,以提高他們的文明水平和就業能力。“陽光公寓”受到農民工的歡迎,成為了重慶構建和諧社會的一道靚麗風景。  新華社記者 劉潺 攝

    新華社北京9月16日電(記者陳二厚、王立彬、董峻)按照經濟學的木桶理論,如果把經濟社會發展比作一個木桶,其綜合實力和發展水平總是要受最短的那塊木板制約。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綜合國力顯著增強,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但同時,經濟社會發展中深層次矛盾也日益顯現:就城鄉經濟發展而言,農村經濟是“短板”;就區域經濟而言,中西部地區是“短板”;就經濟社會發展而言,社會公共事業是“短板”。著力補長這些“短板”,才能更好地實現社會公平正義,促進經濟社會和諧發展。

    補長這些“短板”,動力源自改革。回眸黨的十六大以來的5年,從城市帶動農村、工業“反哺”農業,到區域協調發展;從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到著力構建社會公共服務體系……一系列向縱深推進的重大改革舉措,正逐漸破解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短板”制約。

    以工促農、以城帶鄉:農村綜合改革讓農民收穫沉甸甸的實惠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人指出,兩個“最”字,深刻反映出我國城市和農村“一條腿長、一條腿短”的矛盾和制約。

    將時間坐標向前推進5年,可以清晰地看出中央對“三農”形勢的正確判斷和英明決策:十六大第一次提出要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2003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要求對農業實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兩個趨向”的論斷,明確指出我國從總體上已經到了工業反哺農業、城市帶動農村的發展階段。

    在這一改革思路的統領下,連續四個中央一號文件推出密集的“重農”舉措:延續兩千多年的農業稅被免除,財政支農力度持續加大,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全面部署,建設現代農業為傳統農業發展注入全新理念。

    “高含金量”的重農舉措,使農民收穫了沉甸甸的實惠。農業部最新數據顯示,2004年、2005年、2006年,我國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比上年增長6.8%、6.2%和7.4%,農民收入增幅連續3年超過6%,是1985年以來的首次。今年上半年,全國農民人均現金收入達到2111元,增幅13.3%,是1995年以來增長最快的一年。

    在著力對農業“反哺”同時,更深層次更廣泛領域的農村綜合改革正在穩步試點推進。北京、內蒙古、吉林等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部分市縣率先開展了農村綜合改革試點。這一包括鄉鎮機構改革、農村義務教育制度改革、縣鄉財政體制改革、農村金融改革以及扶貧事業、農民工權益保障等多項內容的綜合配套改革舉措,觸及了農業和農村發展的各個領域,産生了多管齊下的協調效應。

    陜西省淳化縣石橋鄉石橋村村民吳忠哲老兩口長期患病,離了婚的兒子患智障,全家沒有一個壯勞力,還要撫養4歲的小孫子。去年,他們家被列為低保戶,一家4口人共分3次領到低保款505元,解了老兩口看病買藥之急。“多虧了國家給咱農民發的低保費,真是暖到心窩子裏了。”吳忠哲激動地説。

    讓吳忠哲感到溫暖的低保,正是根據黨的十六屆三中、四中、六中全會的決定,開始建立的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截至6月底,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已經建立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覆蓋2068萬農民。

    “種糧不上稅還能拿補貼了;看病也沒過去那麼貴了;孩子上學也不用交學費了。”作為億萬普通中國農民中的一員,山西省襄汾縣焦村村民吳志軍的樸實語言,濃縮了幾年來的巨大變化。

    區域協調發展:“雁陣齊飛”的格局讓更廣泛的人群享受發展成果

    從東部的率先發展,到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中部崛起,5年來,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在中國大地上全面部署,縱深推進。發展改革委宏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丁元竹認為,區域協調發展,正煥發出中國經濟“雁陣齊飛”的新局面。

    “雁陣齊飛”的發展格局,既是破解區域發展不平衡的重大舉措,更為東、中、西部更廣泛的人群享受改革發展成果創造了巨大空間。

    “環境好了,收入增加了,日子更有盼頭了。”陜西延安吳旗縣薜岔鄉南溝村村民閻志雄講起這幾年的變化十分興奮。

    5年來,隨著西部大開發戰略向縱深推進,國家加強了在西部實施退耕還林、天然林保護的力度。西部山更綠了,水更清了。閻志雄説,連《信天遊》也換了新詞:“山坡上栽樹崖畔畔上青,羊羔羔養在家門中;草棵棵賽過糧苗苗,退耕帶來好光景。”

    統計顯示,在“十五”時期,西部地區實現了歷史上的“四最”——經濟增長最快,發展效益最好,綜合實力提高最為顯著,城鄉居民得到實惠最多。剛剛公佈的《西部大開發“十一五”規劃》,又設定了三個重點經濟區發展方向:成渝經濟區、關中-天水經濟區、環北部灣(廣西)經濟區。這些改革舉措,必將使西部發展的活力更加噴涌。

    2003年,隨著《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實施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的若干意見》出臺,振興東北成為協調區域發展的又一戰略舉措。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國務院振興東北辦公室主任張國寶表示,根據數字統計,實施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的三年,是改革開放以來東北三省綜合經濟實力提高最顯著、城鄉居民生活提高最快的時期。東北對全國經濟的貢獻度也日顯重要。

    山西、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六省,既鄰西部又接東部,有著共同的區域發展共性。這個地區糧食産量約佔中國糧食總産量的40%,擁有豐富的煤炭等資源。2004年,促進中部地區崛起首次寫進政府工作報告。當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提促進中部地區崛起。此後,中央又召開了一系列會議,研商中部崛起大計。今年4月,在發展改革委設立國家促進中部地區崛起工作辦公室,中部崛起進入了更具操作性的實施階段。

    發展改革委宏觀經濟研究院經濟運行與發展研究室主任王小廣説,區域經濟崛起表明,中國經濟正在發生一個質的變化,也就是城市化、工業化從小板塊向大板塊集聚,市場發展産生了統一的需要、産業發展産生了規模集聚的需要、資源組合産生了配置效益的需要。城市化標誌的人口集中、工業化標誌的産業集中,將使我國現代化實現從“點”向“面”的發展飛躍。

    變“划槳”為“掌舵”,從“全能”轉“有限”:政府職能轉變催生更多惠及民生的公共服務

    處在改革發展關鍵時期的中國,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群眾生活要求的提高,利益群體訴求日益多元,就業、教育、醫療等和百姓息息相關的民生問題日益凸顯,社會公共事業發展的“短板”制約日益明顯。

    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遲福林認為,我國正處在從初步小康向全面小康社會過渡、從生存型社會向發展型社會轉變的關鍵時期,廣大社會成員公共需求呈全面快速增長的趨勢。因此,儘快建立社會公共服務體制,提供有效的公共産品和公共服務,是社會發展新階段的內在要求。

    “今後看病放心了,解決了後顧之憂。”北京市教場口六號院77歲的居民馬英傑説自己趕上了好時代,不久前他花300元加入了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按照這一制度規定,當地政府要拿出1100元給他配套。

    包括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在內,5年來眾多的改革舉措,一個顯著特點就是將民生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隨著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穩步推進,政府職能正從“划槳”向“掌舵”,從“全能”向“有限”轉變。而在政府權力“瘦身”的同時,涉及民生和社會事業的領域,政府公共服務和保障功能正不斷增強。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負責人用“顯著改善”概括5年來的就業狀況。在多項促進就業再就業措施的拉動下,2003年到2006年,我國年平均新增城鎮就業人員近1000萬人。到今年底,全國80%以上零就業困難家庭就業問題將得到解決,城鎮新增就業人口有望突破1200萬人。

    5年來,在發展教育和維護教育公平上,一系列重大改革舉措可圈可點:全國農村全部免除義務教育階段的學雜費,國家對農村貧困家庭學生免費提供教科書並補助寄宿生生活費,1.5億農村中小學生家庭經濟負擔普遍減輕。備受關注的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工作今年在一部分城市開始試點。“計劃用三年多一些的時間,實現這項制度在全國的全覆蓋。”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胡曉義説。同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範圍擴大到全國80%以上的縣(市、區)。

    5年來,社會保障體系建設不斷加速。從2005年起,國家連續三年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國務院日前決定,2008年至2010年連續三年繼續提高標準,提高幅度高於前三年水平。4000多萬企業退休職工從中受益。

    民生所繫,改革所繫。只要心繫民生福祉,更好地統籌兼顧各方面的利益,我們就一定能夠破解前進征途上的一個個難題,推動經濟社會更加和諧發展。 

中央出臺10余項重要政策措施有效促進解決民生問題

    記者22日從民政部獲悉,今年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進一步加大解決民生問題的力度,在減災救災、城鄉低保、醫療救助、社會福利、優撫對象撫恤優待等方面作出一系列重要決策,出臺了10余項重要政策措施。

馬凱:我國經濟平穩較快增長 將著力解決民生問題

    

資料圖片

    今年以來,我國農業生産穩定發展,産業結構調整出現積極變化,區域發展的協調性進一步改善,抑制投資增長過快、貨幣信貸投放過多、外貿順差過大問題取得一定成效,經濟保持了平穩較快的增長。

    這是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馬凱29日在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九次會議上作關於今年以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的報告時表示的。

人民日報評論員:著力改善民生 加快推進社會建設

    社會建設與廣大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緊密相聯。回顧十六大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歷程,一個顯著特點是,黨和政府將以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擺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關注民生、重視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成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核心內容。

發展成果讓人民共享—從解決民生問題看促進和諧

    “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黨的十六大以來,一項項重視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被寫入黨和國家的重要文件,傳遞到田間地頭、千家萬戶。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