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退耕還林的實施明顯減緩洞庭湖泥沙淤積的速度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09月20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長沙9月20日電(記者丁文傑)洞庭湖流域上遊湘西自治州、張家界市等地區大面積實施退耕還林以來,洞庭湖泥沙淤積的速度明顯放緩。據長江水文局監測,年均進入洞庭湖的泥沙量由2003年以前的1.67億噸,減少到現在的0.383億噸,減少77%。其中來自湘、資、沅、澧四水泥沙量由0.3億噸,減少到0.178億噸,減少40.7%。

    上世紀90年代後期連續數年的洞庭湖流域洪水氾濫,敲響了長江流域生態警鐘。隨後中央決定投資數千億元在全國範圍內實施退耕還林工程,湘西州被湖南省確定為工程重點區域。

    記者近日赴洞庭湖流域上遊的湖南湘西州採訪時,在公路兩邊的山上隨處可見新植樹木,放眼望去,一片鬱鬱蔥蔥。當地村民説,以前玉米從山腳種到山頂,現在這些玉米地全栽上樹了。湘西州吉首市矮寨鎮排兄村土家族農婦龍洪生告訴我們:“以前山上人多樹少,站在山上一眼就可以看到另一個山上的人。現在林子這麼茂密,白天一個人都不敢進山。”

    退耕還林以來,工程區林地的保土和涵水能力逐年增加,水土流失和自然災害大為減少。據湖南省退耕還林效益監測站監測,退耕還林後,工程區水土流失量下降30%,林地土壤的保土能力提高,退耕還林地涵養水源能力逐年增加。2000年至2005年合計涵水30億立方米,相當於30座大型水庫的蓄水量。尤其是湘西地區,山體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質災害多發、頻發的現象明顯改善,退耕還林前這一地區年均發生地質災害1000起以上,2006年僅發生地質災害5起。

    湖南省退耕還林辦公室統計,到2006年底,湖南全省累計完成退耕還林任務1763萬畝,其中退耕地造林756萬畝,荒山造林917萬畝,封山育林90萬畝。

    退耕還林工程在改善生態環境的同時,還幫助貧困地區群眾改善了生活,長期吃粗糧的老百姓終於吃上了國家補助的大米。湘、資、沅、澧和洞庭湖流域“廣種薄收”、“越窮越墾”的現象基本得到遏制。在吉首市矮寨鎮大興村採訪時,64歲的石元祥説:“過去山上砍樹開荒種地,人窮山敗,退耕還林後,山綠民富,有吃有用。”

    今年46歲的矮寨鎮村民楊真紅,2000年將自家的7.8畝耕地退下來種樹,其中7畝栽了果樹,8分地種了生態林。他告訴記者,退耕還林後自己不但有了國家補助的每畝230元口糧款,種果樹的收益比以前高了幾十倍。以前坡耕地只能種玉米,每畝收成不到100元,後來種果樹,第二年就有收益,每畝收入2000元,7畝地就收入14000元。

    當地林業局幹部介紹,這個鎮退耕還林後栽種了6000多畝金秋梨,2004年開始收穫,當年總産量達到400多萬斤,總收入900萬元,為當地農民人均增收1100元。

    在退耕還林推動下,湘西州各地形成了一批基地鄉鎮、專業村、種養大戶和龍頭企業,實現以林增收和持續增收。一些地方還探索“公司+農戶”的退耕還林模式,種植經果林,通過公司的抗市場風險能力,解決了退耕農戶的長遠出路問題。

    截至目前,湖南全省退耕還林國家累計到位資金82.81億元,其中糧食補助67.44億元。工程惠及112個縣市,涉及退耕農戶310萬戶1150萬人。吉首市太平鄉深坳村村民張祖元寫了首詩表達對退耕還林惠農工程的感激:“如今退耕搞還林,政府送金又送銀;齊心栽下致富樹,綠化家園利人民。”

 
 
 相關鏈結
· 我國退耕還林工程的工作重點將轉到鞏固成果上
· 發展改革委:退耕還林不會影響國家糧食安全
· 陜西省退耕還林工程造福 900多萬農民直接受益
· 鞏固退耕還林成果,解決好退耕農戶長遠生計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