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喜迎十七大•科學發展 共建和諧:喜聽上海新濤聲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09月21日   來源:人民日報

    金風送爽的上海,盛會連連,喜事不斷——

上海浦江兩岸。記者 屠知力 攝

    世博會籌辦順利,已有166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確認與會;

    492米高的上海環球金融中心主體工程順利封頂,展現內地第一高樓的雄姿;

    從女足世界盃到特奧會,從旅遊節到購物節,上海向世界盡情展示自己的活力和魅力……

    走訪上海城鄉,放眼浦江兩岸,記者深切地感受到,今年以來,上海推進改革開放、實現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步伐更快、更實、更加堅定。上海的喜人變化,不但體現在各項工作中,更表現在幹部群眾的思想觀念和精神面貌上。

    更加大氣,城市精神“擴容”

    5月召開的上海市第九次黨代會,為上海“城市精神”的表述擴容。“海納百川,追求卓越”的後面,新添了“開明睿智,大氣謙和”兩句。

    城市精神“擴容”的建議一經提出,人們便紛紛叫好。因為新提出的八個字實在是切中了上海舒經活血之穴,而塑造新的城市形象正是上海幹部群眾內心的急切期待。

    城市精神看似無形,但它作為行動的先導,能帶來許多深刻的轉變。

    最近,上海市發改委、合作辦等部門正緊鑼密鼓地籌劃新一屆的蘇浙滬高層領導會晤和長三角發展國際論壇。規模擴大,層次提高,影響增加,是組織者的預期。

    “上海是全國的上海,上海要更加堅定地在國家戰略下思考行動。上海的發展絕不可能獨善其身,上海的發展也絕不可以獨惠其身。”市委書記習近平的這段話可以為上海在區域合作中的新姿態作出解釋——凡是國家戰略要求的,上海都要勇於擔當、主動擔當。長三角聯動發展是國家區域規劃的要求,上海當好龍頭,責無旁貸。

    這段話也可以看作是上海新的城市精神的一個注解:追求大氣,首先就要更多思考大局,力求“去私去小”。

    “授人玫瑰,手有餘香”,這樣一句溫情而富有詩意的話,近來常常出現在上海幹部講話中、報告裏,幾乎成為一句流行語。它傳遞的是上海與其他地區交往中的道理:懂得在幫助別人時得到自身的愉悅與滿足,懂得“吃虧是福”;不在小利上斤斤計較,更不能以鄰為壑,試圖獨佔利益、不容人家分一杯羹。

    浙江、江蘇的一些幹部明顯感到,與上海溝通更容易了。一些久拖難決的問題,在上海主動積極的介入下眉目初現。譬如,以前總在設備制式難統一上“卡殼”的公交卡互通工程,現在以讀卡器統一來折中解決;因土地問題而一再拖延的申蘇浙皖高速公路上海段,現在推出過渡方案,準備以應急工程的方式先連通到滬杭高速。

    “依託”是現在上海幹部用得很頻繁的詞。這或許也是認識上的一種改變——上海之所以有現在的地位,外商之所以越來越看好上海,並不僅僅是由於上海一個點的魅力,更主要的是上海能依託周邊經濟發達、市場活躍的城市群。“腹地越深越廣,上海才越有活力。”

    儘快建成金融、經濟、貿易、航運四個中心,既是中央交給上海的國家戰略任務,也是上海多年來念茲在茲的心願。現在,一些提法的改變,讓周邊城市更放心。

    以宏觀的合作商談為例,上海現在的提法是,合作“既要考慮自己的利益,也要考慮對方的利益,甚至要更多地照顧對方的利益”。

    以微觀的航運中心建設為例,上海主動提出,抓緊研究上海港與蘇浙兩省港口群聯動發展,“上海如果僅靠提高吞吐量,很難真正建設成為國際航運中心”,要“大力發展航運服務業,與兄弟省市有所錯位”。

    越來越多的跡象,都在表明同一個事實:上海正進一步敞開大門,依託各地各方力量來共建“四個中心”的大業;同時,又在通過這個建設過程,與長三角、與長江流域、與全國一起共享“四個中心”的發展平臺。

    更多和氣,減少民生“漏點”

    暑假,上海市委研究室等單位委託150多名大學生走進全市580戶困難家庭,面對面了解情況,徵詢意見,匯集訪談記錄供市委、市政府決策參考。

    真切了解民生現狀,是做好民生保障的基礎。

    上海市委、市政府認為,眼睛要牢牢盯著普通群眾,特別是低收入困難人群,不能靠少數高收入者來拉昇平均線,而要靠做大量托底工作來提高社會平均水平。

    居民住房的顯著改善,是上海大發展的標誌性“亮點”之一,光是近5年來,城鎮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積就又提高了近5平方米。但上海漂亮小區的旁邊,好幾口人擠一間屋的現象依舊存在,中心城區繁華的街面後,極少數居民每天還在倒馬桶。

    “上海‘居者有其屋’問題還有進一步提高的很大空間”,這是決策者對上海住房問題新的判斷。擴大廉租房受益面、繼續推進舊區改造、加快推進深受居民歡迎的舊房成套化改造,甚至連外來人口改善居住的問題,也都進入了決策視野。

    在亮麗之下尋找“暗點”、“漏點”、“空白點”,解決好這些人的民生問題,以增加全社會的和諧之氣,成為上海的一個重要思路。

    上海媒體不久前披露的“上海還有358個貧困村”的消息、一些與蘇浙毗鄰村鎮的“發展盆地”現象、那些極少數連電燈都捨不得開的家庭,都讓更多的人意識到,上海也有“三農”問題。

    儘管農業産值不到全市GDP的1%,但農村人口和土地面積依然佔有相當比重。上海提出了新農村建設目標,力爭在破除城鄉二元結構上走在全國前列。

    新的思維方式帶來了新的工作著力點。上海市教委今年投入了3000萬元專門用於改善民工子女學校的設施,新學期開學,240所學校煥然一新;虹口區針對舊式里弄的屋頂漏水、電線老化等問題,實施了“百弄優化”工程,實實在在地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質量;楊浦區推廣了“一線工作法”,機關幹部進小區、走樓組,第一時間在基層解決群眾的“急難愁”問題。

    經濟高速增長、社會快速轉型,社會矛盾難以完全避免,但上海希望通過發展觀的轉變、幹部作風的轉變,減少、化解矛盾,多添和諧之氣。最近,他們又提出,區縣、部委的幹部都要定期主動到矛盾集中突出的地區“下訪”,市領導也將下基層“約訪”群眾,面對面了解困難,到第一線解決問題。

    更添銳氣,搶抓三大新機遇

    經歷了社保案,經歷了一些身居高位官員的落馬,上海市委高度重視反腐倡廉工作。市紀委等單位拍攝了題為《貪慾之害》的警示教育片,對廣大幹部進行反腐倡廉的警示教育。

    在狠抓反腐倡廉的同時,上海始終堅持發展是第一要務不動搖。

    兩個月前,上海派出了規模空前的黨政代表團赴浙江、江蘇學習考察。

    “這不僅僅是一次合作親善之旅,通過學人之長,讓幹部精神為之一振,是浙蘇之旅的另一大收穫。”全程參與組織過程的上海市委常委、秘書長丁薛祥説。

    考察歸來,上海幹部談的最多的,是“要學浙蘇幹部群眾強烈的機遇意識和進取精神”,“要學那麼一口氣,那麼一股勁”。

    檢索幾個月來上海市領導的講話、當地報紙的頭版,可以發現,最響亮的口號是“發展”,最急切的呼喚是“銳氣”:“我們既要治貪官,又要治庸官、懶官”;“要有先行一步的銳氣”;“抓住機遇,關鍵是突出一個‘搶’字,而搶抓機遇,就在於一個‘勇’字”……

    正是在對“一心一意謀發展”堅定的把握下,上海經濟和社會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幹部群眾更添科學發展的銳氣和信心。

    上半年,上海在投資增幅僅為全國一半的前提下,地區生産總值保持了13%的增速,還創造了兩個“首次”:工業總量首次超過萬億元,以現代服務業為代表的第三産業增幅近10多年來首次超過二産增幅。

    舉辦世博會、浦東綜合配套改革試點、長三角聯動發展,被上海視為新起點上的“三大新機遇”。搶抓新機遇,謀求新突破,上海重現蓬勃向上的昂揚之勢。

    浦東新區加快推進行政體制改革,政府事務重組、政社合作互動、基層民主治理、政府效能問責等探索都在試在闖;經濟發展連續5年名列中心城區前列的徐匯區自加壓力,計劃10年完成的居民小區綜合改造任務將壓縮到5年之內,今年就自籌資金要比計劃多改造20萬平方米。

    抓住世博會契機,上海加快體現公交優先的軌道交通建設,數十台盾構同時在地下掘進,全市有116座車站同時在建;體現世界級水平的中船長興島基地等先進製造業,正全力推進。

    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征程上,上海幹部群眾精神振奮,豪情滿懷,正在以新的面貌、新的創造、新的成績迎接黨的十七大勝利召開。(記者 楊振武 崔文玉 陳頌清)

 
 
 相關鏈結
· 南航開通上海至鄂爾多斯航線
· 習近平指出全面推動上海産業實現新的跨越式發展
· 上海加快城市交通能源轉型 新能源汽車全面開花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