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上海市:構建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典型資源庫”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09月27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上海9月27日電(記者李榮)農民精神文化生活貧乏、農村婚喪嫁娶大操大辦、外來人員難以融入當地社會、城鄉文明差距明顯……面對農村中存在的這些最實際、最具體的精神文明建設問題,上海探索推行“全市招標”的方法,主動尋求各種解決方案,構建覆蓋全面、分層分類的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典型資源庫”,通過典型“引路”,使得“普遍問題普遍解決”。

    據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人士介紹,上海從去年3月份起,用1年多的時間對滬郊精神文明建設的基本情況和存在問題進行了全面調研,根據調研中發現的普遍問題向全市“招標”,主動尋求能為這些問題提供解決方案的各類典型。在全市招標、區縣上報的基礎上,通過現場考察、座談交流、大會推薦評選等方式,初步篩選産生了一批涵蓋各種類型、各個層次的基層典型,形成典型資源庫,使各種類型的村鎮都能在典型庫中找到可資借鑒的資源,分類指導,最終為普遍問題在面上獲得“普遍解決”提供系統性的解決方案。

    農民的文化需求是一個“大的民生問題”。近年來,隨著上海農村城市化、農民市民化步伐的加快,原有的公共文化服務已無法滿足滬郊居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在問卷調研中,有24%的人表示對目前村鎮文化服務不滿意。遠郊南匯區借助行政區劃調整、不少村都要調整辦公場所的契機,先後投資1億多元,翻建或新建村文化活動服務中心134家,實現了文化活動中心在村一級的“全覆蓋”,同時培育文化團隊、扶持文化節目,使農民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到文化娛樂健身方面的多種服務。

    改變農村婚喪事大操大辦等陋習也非易事。滬郊農村城市化程度不斷提高,在自然村中居住的人口不斷減少,且以中老年“留守”為主。由於他們大多文化水平不高,長期受傳統鄉土文化的熏陶和影響,再加“空巢”後內心的寂寞,有的地區紅白喜事大操大辦現象比較突出,封建迷信、算命問仙等不良習俗重新抬頭。金山區廊下鎮山塘村堅持喪事簡辦、不搞迷信活動已有13年,形成了良好的村風民風。在梳理總結山塘村村規民約的基礎上,金山區全面推行喪事簡辦,農村風習明顯改觀。

    外來人員如何融入當地社會,正在成為滬郊精神文明建設的一個迫切問題。外地來滬人員大多居住在郊區農村,有的村鎮來滬人員數量甚至已超過當地居民10倍以上。嘉定區江橋鎮針對來滬人員集中居住的情況,積極引導來滬人員與當地居民共建“美好家園”,形成了“統一新村民管理理念、統一新村民信息管理網絡、統一新村民管理制度、統一新村民管理項目、統一新村民自治組織管理”的“五統一”管理機制,使江橋成為來滬人員安居樂業的“第二故鄉”。

    上海還實施城鄉統籌,促進城市文明向農村地區延伸輻射。崇明縣豎新鎮前衛村與上海市環境科學研究院、上海錦江旅遊公司“城鄉牽手、結對共建”,城區的兩家單位從前衛村的實際出發,組織專門人才、準備專項資金,幫助前衛村完成了生態園建設規劃和農家樂生態旅遊規劃。現在,前衛村已被列入“全球生態村500佳之一”,並被國家旅遊局列為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

 
 
 相關鏈結
· 上海水環境治理延伸至農村 "萬河整治"計劃啟動
· 上海市市長強調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促進農民增收
· 上海市把郊區農村作為水環境整治的“主戰場”
· 上海統一提高農村低保標準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