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全國各地各行各業建設者國慶節依然堅守崗位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10月01日   來源:新華社

    5000余建設者國慶節堅守“鳥巢”工地

    新華社北京10月1日電(記者 孫曉勝)“鳥巢”工地混凝土工李垂芹的國慶願望是去天安門廣場看花,拍幾張照片。但10月1日這天,他仍然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忙碌。同李垂芹一樣,“鳥巢”工地的5000余名建設者將在繁忙和緊張中度過“十一”長假。

    來自山東菏澤的李垂芹扳著手指算算,自己已經在“鳥巢”工地幹了一年多,但北京的很多景點他還沒去過。“原來想著國慶長假時,找時間去廣場照幾張照片寄給家裏人。但現在工期緊,離不開人。看樣子,又去不了了。”

    “選擇了‘鳥巢’,就是選擇了辛苦和奉獻。”對於國家體育場工程建設總指揮、北京城建集團國家體育場工程總承包部經理譚曉春來説,這樣的節假日加班已是家常便飯。從2003年8月起,築“巢”4年的譚曉春已經記不清有多少個節假日是在工地上度過的。

    按工程計劃,“鳥巢”將在2008年3月底全部完工。譚曉春説:“發起最後總攻的衝鋒號已經吹響,現在是‘鳥巢’工程建設最為關鍵的時期。”

    據譚曉春介紹,目前施工的重點是機電設施安裝、膜結構安裝和裝修裝飾工程。下一階段還將進行室外石材鋪設和環境綠化。

    靠自主品牌擠入國際市場的人們

    新華社瀋陽10月1日電(記者 石慶偉)機聲轟鳴,焊花閃閃,1日上午,瀋陽高壓成套開關股份有限公司的車間內,技術人員和工人們正在為趕制出口的氣體絕緣開關設備(GIS)而忙碌。他們自豪地告訴記者,企業近年來成功攻克GIS核心製造技術,接連在國際市場中標,打破了少數跨國公司的市場壟斷。

    GIS是軌道交通牽引動力裝備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國防軍工建設的必需裝備。在瀋陽高壓成套開關股份有限公司的數控車間內,記者看到,27歲的數控班班長張嚴利正站在激光切割車床的操作電腦前,熟練地利用英文操作界面,監控著鋼板切割,左前方的工作臺上,幽藍的切割火花不停閃耀。他告訴記者:“由於要趕制第四批出口的訂單産品,最近生産任務特別重,每天要完成10張3×1.5米的厚鋼板切割任務,今天全班有一半工人在加班。”

    在另一台轟鳴的機床前,年輕的女操作員陳美,也在聚精會神地查看著電腦操作界面,將一張張薄薄的不銹鋼板衝剪出不同形狀。記者穿過焊接、組裝等車間來到總裝車間,看到一排排兩米多高的GIS櫃體整齊擺放,十幾名工人正在進行最後的組裝。他們指著那些英文標牌説:“這是出口産品的特殊標誌。”

    全國勞動模範、瀋陽高壓成套開關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文英告訴記者:“我們是世界上繼西門子、ABB、阿爾斯通後第4家掌握GIS自主知識産權製造技術的企業,在國家發改委和省、市地方政府大力支持下,企業已被列入國家支持項目,近年來不僅在國際市場屢屢擊敗跨國巨頭,實現出口5000多萬美元,而且首臺設備應用於南京地鐵,已安全運行4年無故障。”

    “光明使者”的國慶節──東北最大發電廠華能營口電廠見聞

    新華社瀋陽10月1日電(記者 楊成軍)國慶日,舉國上下沉浸在節日的喜慶氣氛中。記者今天走訪了東北最大的發電廠華能營口電廠,親身感受了這些“光明使者”們堅守工作一線的節日生活,體驗著企業蘊含著勃勃生機的發展脈搏。

    記者步入電廠通向一線車間的“空中走廊”,就聽到10多米開外的發電設備傳來的隆隆轟鳴聲。陪同人員告訴記者,這是我國首臺國産60萬千瓦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機組。電廠二期工程共建設2臺這樣的機組,其中第一台機組已于8月31日整套啟動、投入商業運營,第二台機組目前正處於並網調試階段,屆時電廠包括一期工程在內,整個裝機容量達到184萬千瓦。

    記者穿過高達40多米的汽輪機組車間,來到電廠的“神經中樞”──控制室。專門操控2臺國産60萬千瓦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機組的電腦一字排開,電腦前圍坐著10多名工作人員。電廠副總工程師許家偉告訴記者:原本這個控制室一台機組一個班只需要4個人,但是由於這2臺機組是我國的“首臺套”,一台機組正式運行剛剛一個月,另一台仍處於調試階段,所以大家非常關心設備運行情況,國慶節期間更是不放心,聚在一起共同研究、解決設備運轉時出現的新情況。

    華能營口電廠廠長張彥啟介紹,此次投産的發電機組節能減排特點突出。煤耗大幅下降,設計每千瓦時電力耗煤292克,低於全國平均水平70克,每年可節省標準煤7萬噸;每年可比同容量的亞臨界機組節約淡水130萬噸。電廠在建設二期工程的同時上馬了煙氣脫硫設施,減少對大氣的污染。

    張彥啟告訴記者,作為東北最大的發電廠,電廠肩負著為地方經濟發展和東北振興提供能源保障的重大責任。為了確保現有發電設施高效、安全運轉,新上馬的國産“首臺套”60萬千瓦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機組早日滿負荷運營,眾多企業員工在國慶假期都堅守生産一線。唯有讓源源不斷的電力照亮各行各業,才不負人們對我們的“光明使者”的讚譽。

    “馬路天使”:節日辛勞換來人們一路舒心

    新華社福州10月1日電(記者 來建強)1日清晨5時,天色微微泛起魚肚白,福州市環衛工人黃玉珍已經在清掃馬路,開始了“十一”長假第一天的工作。

    在鬧市中心華林路至五四路2公里多的路段上,路燈靜悄悄地亮著,黃玉珍的掃把在地上劃出“嘩嘩”聲響。她今年46歲,瘦瘦的中等個頭,已掃了19年馬路。

    “今天有多少環衛工人像您這樣堅守崗位?”黃玉珍聽見記者問,沒有停下手中的掃把,答道:“3000多人。差不多全市所有的環衛工人都要堅守崗位。”

    “家人能理解您節假日堅守崗位嗎?”記者問。黃玉珍説:“我老公也在環衛系統工作,能理解。”“孩子呢?”記者又問。黃玉珍愣了一下説,過去女兒最怕的就是被同學、老師問到父母的職業,“現在女兒都上了大學,也能理解我們。”

    “你們的工作條件這些年有改善麼?”記者問。“有啊,市環衛局已經開始為我們配備一些機械清掃車,在市政綜合公用建築中為我們環衛工人配套建了休息所。”黃玉珍還告訴記者:“現在市民也懂得尊重我們環衛工人了。”

    “收入方面呢?”記者問。黃玉珍停下了手裏的掃把,微笑著告訴記者:“這兩年,改善最大的就數收入。去年年底,市政府給每位環衛工人月工資加了兩百元,今年下半年起,全市環衛工人都有了社保和醫保。”

    6時15分,黃玉珍完成了路段清潔,又仔細查街道邊角的衛生。堅守節日崗位的環衛工人是城市裏最可愛的人,他們用默默的辛勞換來人們走得一路舒心。

    氣象觀測員吳鵬飛:我的假日依然緊張

    新華社福州10月1日電(記者 涂洪長)今年30歲的吳鵬飛是福建省氣象臺氣象觀測科地面組的一名普通觀測員,和往常許多節日一樣,今年的“十一”長假,他仍然要值4個班,總共24小時。

    小吳的24小時都要在福建省氣象臺位於烏山頂上的一間小屋子裏單獨度過,因為觀測站的工作一刻都不能停止,地面組的9個觀測員在國慶長假期間仍和往常一樣正常排班。“參加工作5年了,每天都是4班倒,大家都已經習慣了”,小吳平靜地説。

    因為長期在山頂上一個人值班,小吳的話明顯不多。每半個小時,他就從值班室裏走到戶外的觀測站,翻開一個個百葉箱,把種種氣象資料抄到本子上,然後錄入、傳送。山頂上的空氣和景色都不錯,小吳説,略感難受的就是一個人寂寞了點,不過久而久之也就習慣了,晚上天氣好的時候,站在戶外看看星星,時間就消磨過去了。

    10月1日這天,吳鵬飛值的是小夜班,從晚上7點到第二天淩晨2點。“因為數據是用於全球交流的,不能有絲毫差錯,一定要準時而且準確,一點都馬虎不得。”小吳説,每到一個觀測時間點,值班室裏的鬧鐘一響,不管颳風下雨、打雷閃電,都要到戶外觀測,“有時怕被雨淋濕了衣服,光著膀子就出去了。”

    長期的循環值班,使得小吳和同事們的作息時間顯得非常不規範。“上了一個大夜班之後,白天在家裏睡覺,常常驚醒過來,以為自己的值班時間又到了,然後怎麼都睡不著了。”小吳説,雖然上班比較辛苦,月收入也才2000來元,但自己當過兵,身體不錯,而且自己也喜歡“觀雲測雨”,慢慢地已經喜歡上這種清靜、枯燥而又不可或缺的工作了。

    “往大裏説,我們的工作也算‘心繫百姓冷暖’吧?”告別的時候,小吳和我們開著玩笑。

    農民工:多幹一天活,多掙一份錢

    新華社銀川10月1日電(記者 何奕萍 艾福梅)1日上午,記者見到劉頂時,他正在銀川市興慶區的一個工地上拌水泥。雖然外面陰雨綿綿,但穿著單薄的他似乎一點也不覺得冷。

    劉頂今年39歲,來自甘肅省靜寧縣,説起在外打工的經歷,真是有些年頭了。“從15歲開始跟著村裏的人出來幹活,到現在已經二十幾年了。”劉頂説。

    劉頂每年就回家兩次,分別在麥收季節和春節,每次在家待三四十天。家裏老母親和媳婦帶著兩個孩子生活。雖然捨不得離開家人,但是每年劉頂還是會出來打工。“娃娃上學要學費啊,在家裏掙不了幾個錢,總不能讓他們沒有學上啊?”

    劉頂告訴記者,娃娃都很爭氣,大的上小學四年級,小的上小學二年級,成績都很好,總能在班上排五六名。“我們那裏有四十幾個大學生呢,我也要為娃娃攢錢讓他們也能上大學。”

    對於城裏人很看重的黃金周,劉頂告訴記者“沒什麼想法”“幹活掙錢唄!”“下午可能會早點收工,晚上就出去轉轉,這也是過節嘛,畢竟比以前好多了。”劉頂憨厚地説。

    在劉頂幹活的工地上一共有30幾個農民工,大多數來自甘肅。無一例外,他們十一假期期間都選擇繼續留在工地幹活,有的是因為承包了項目,希望抓緊時間把活幹完,也有人是因為感覺習慣了假日不休假,幹活還能有一定的加班費。

    “習慣了不休息,多幹一天活,多掙一份錢!”來自甘肅省平涼市的農民工任堆剛説。

    當記者告訴他們重慶市已經確定把每年的11月第一個星期日定為“農民工日”的消息時,他們並沒有像記者想象中那樣興奮,只是説“很好啊!”

    “我們就是希望政府能夠想辦法保障我們拿到工資!辛苦一年,如果拿不到工資,就太氣人了!希望你們能夠呼籲一下!”任堆剛代表所有在場的農民工給記者提出了他們唯一的請求。

    特寫:三峽建設者國慶加班向竣工衝刺

    新華社三峽工地10月1日電(江時強、李志暉)各司其職的三峽建設者們似乎並未在意,今天是國慶長假的第一天。他們關注的是,如何在工程收尾期繼續站好建設崗位,讓三峽大壩這條蛟龍早日騰飛。

    10月1日9時,記者來到三峽水利樞紐的“神經中樞”——三峽總公司梯級調度中心,水利樞紐的一系列操作指令是從這裡下達的。中心下設的調度部副主任歐陽德和對記者説:“中心人員24小時值班,監測梯級樞紐運行工況,控制三峽機組按預計負荷曲線運行,向三峽施工單位發佈流域水情氣象服務。”

    據了解,三峽水庫于9月25日再次開始向156米蓄水,每天出庫流量為13000立方米/秒,用以保證15臺機組發電,其餘上游來水均攔蓄在庫內。目前水位已上升到146.28米。

    隨時接受梯調中心指令的三峽電廠左、右兩岸中央控制室裏,工作人員正密切監視著15臺70萬千瓦機組的各項數據,他們要保證這15臺機組近5萬個測點萬無一失。1日晚,各地國慶華燈初上時,人們可能不曾想到,在世界上最大的電站——三峽電站,有幾位值班員正為他們緊張地守護光明。

    電子屏幕顯示,截至1日11時,三峽電站已累計發電1928億千瓦時。這些清潔水電通過國家電網輸往滬、蘇、湘、鄂、渝、粵等省份。

    10時,記者來到位於橫江大壩腹地的三峽右岸廠房。到明年,12臺右岸機組將全部安裝完畢。而此時,高40多米、長數百米的廠房掩映在霧靄之中,只有個別維護和清潔人員在堆放有序的機組零部件之間穿梭。

    機電工程部蔡肇斌處長説:“右岸機組安裝隊伍1日和2日休息兩天,3日開始重返崗位。‘五一’至今,這支來自葛洲壩集團、中國水電四局、水電八局等單位的1000多施工人員不分晝夜,連續完成22號、26號、21號、18號、25號機組安裝。他們太累了。”

    與暫時空蕩的右岸廠房相比,位於三峽右岸白岩尖山體內的地下電站廠房裏卻熱鬧異常,施工正在緊張進行。這個採用世界一流爆破技術炸出的花崗岩洞裏,可以放置6臺70萬千瓦機組。

    廠房建設初期,洞內粉塵瀰漫,工人們戴著防毒面具施工作業,而隨著廠房建設的快速推進,通風條件好轉,他們已摘掉了“牛鼻子面具”。來自雲南的水電十四局工人郭家方正與工友一起借著燈光注錨桿,保證圍堰穩定和機窩開挖部位成型質量。

    三峽發展地下電站監理部引水尾水站副站長桂愛華告訴記者:“除了平常工休和春節一天與家人吃頓團圓飯,我們沒有節假日概念。眼下是地下電站主廠房開挖最後階段,混凝土和開挖之間作業相互交叉,工程轉換快,再加上施工空間狹小,我們正面臨施工最艱難的時期。”

    沒有鮮花、彩旗、音樂,廠房內只有機器轟鳴和黑暗中的盞盞照明燈。洞外有面橫幅上寫著“把建設一流工程的努力堅持到最後一秒”。11時30分,這裡例行開挖爆破,100多名工人暫時撤出洞外,在隆隆爆破聲中歡度國慶。

 
 
 相關鏈結
· 國務院舉行國慶招待會 胡錦濤等出席 溫家寶講話
· 各地歡慶國慶
· 金秋遊園會 歡樂度國慶
· 申城街頭國慶氣氛濃
· 澳門舉行國慶升旗儀式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