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0月17日電(記者 李斌、顧瑞珍)黨的十七大報告明確指出:“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這是國家發展戰略的核心,是提高綜合國力的關鍵。”
繼2005年提出“建設創新型國家”發展戰略後,中國共産黨在黨代會報告中再次強調這一發展戰略的重要地位。
十七大報告是政治宣言,也是行動綱領。許多十七大代表指出,在報告中提出這一戰略思想,是我們黨作為執政黨客觀分析國內外形勢得出的必然選擇。
十六大以來,我國經濟發展迅速,至今已經成為世界第四大經濟體。但是缺乏核心競爭力的問題,至今仍然困擾著人們。
面對世界日新月異的科技發展形勢,黨中央將自主創新擺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近年來,從部署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到召開全國科技大會,作出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決策,“創新”一詞正日益深入經濟社會發展各個方面。
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副院長于欣麗代表説,將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和創新型國家作為“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八條具體舉措中的第一條,“這樣的高度,讓我們科研人員備受鼓舞。”
來自甘肅長慶油田的王道富代表説,十七大報告鮮明提出了要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創新型國家建設不僅是科技創新,還包括管理創新、制度創新等多種形式的創新。要把創新精神貫穿于改革開放的全過程,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使創新智慧競相迸發,創新人才大量涌現。
多年從事基因組研究的鄧亞軍代表對此感到十分振奮。她説,建設創新型國家,不僅要重視基礎研究的創新,而且要重視應用科研的創新,積極建設國家創新體系。“而科技管理體制的改革要進一步深化,科技資源的配置也要進一步優化,要讓有限的科技投入、高速增長的科技投入轉化為更多實實在在的産出。”
三流企業賣産品,二流企業賣技術,一流企業賣標準。長年從事標準化研究工作的于欣麗代表更看重標準。她説,技術標準與自主創新是互為依存、互為補充、相互推進、協同發展的關係,共同促進著技術的進步。標準化工作可以促進企業技術創新,推動産業優勢的形成。自主創新也推動標準化的發展,標準化為自主創新搭建了平臺。自主創新的速度決定了標準更新的頻率,自主創新的程度決定了標準競爭力的強弱。我們要加快標準的制定和修訂步伐,縮短標準的使用週期,使標準與技術發展速度、與自主創新步伐相一致。
十七大報告將自主創新放在國家發展戰略的核心位置,這使來自重慶的長安汽車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裁、黨委書記徐留平代表深感緊迫。他説,報告中這樣界定自主創新很鼓舞人心,“雖然我國經濟總量已經躍居世界第四,但如何進一步提高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提升在國際市場的核心競爭力,建設創新型國家,仍然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十分緊迫的戰略任務。”
黃興維代表:自覺落實科學發展觀要樹立“三觀”
新華社北京10月17日電(記者 顧立林)“作為基層黨員幹部,領會報告的精髓,就一定要結合實際,創造性地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讓科學發展在當地紮根、開花結果。”十七大代表、河南南陽市委書記黃興維在討論報告時説,十七大報告對科學發展觀的論述更精闢更全面更完善,報告特別強調,要增強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和堅定性,著力轉變不適應不符合科學發展的思想觀念,著力解決影響和制約科學發展的突出問題,把科學發展觀貫徹落實到經濟社會發展各個方面,具有極強的針對性和指導意義。
近年來,南陽一直是人們關注的重點,作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渠首,南陽是生態高度敏感區,其生態環境保護得怎麼樣,能不能實現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可持續發展,直接關係到能否保證一渠清水送京津。科學發展觀的落實,在南陽,不僅是事關當地百姓,更是受世人矚目。
黃興維代表説,為政一任,如果在任期內使水源地生態環境受到損壞,那將是歷史的罪人;反過來,生態環境沒有受到損壞,但經濟發展上不去,那就是現實的庸人。如何變兩難為雙贏,確保水源地清水常存、永續北送,確保實現南陽經濟跨越發展、持續發展,是對南陽各級黨委、政府執政能力和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能力的重大考驗。為此,在工作的指導思想上,南陽牢固樹立三種觀念。
——生態成本觀。生態環境是最珍貴、最有限的發展資源,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作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水源地,生態成本這根弦必須時刻繃緊,想問題、辦事情、作決策,不僅要為今天的發展負責,更要為明天的發展負責,為子孫後代負責。要充分考慮生態環境的承受能力,算大賬,算長遠賬,算生態賬,決不能以環境成本扭曲為代價換取一時的經濟發展,決不能幹向子孫後代“徵稅”,轉嫁生態隱性負債的蠢事。哪怕暫時犧牲一點發展速度,也要守住生態許可度這個底線。
——環境大局觀。確保一渠清水北送,是國家大局。講大局,就是要自覺承擔起作為水源地應承擔的政治責任、生態責任,自覺地把局部發展放在南水北調這個大盤子上去掂量,凡是有利於環境改善的事情,該幹必幹,務求幹成;凡是不利於環境改善的事情,堅決不幹,毫不含糊。一切以大局決定取捨,局部利益服從全局利益,眼前利益服從長遠利益,決不搞只顧GDP增長而不顧生態環境、局部污染全局、上遊污染下游的事情。只要受益區人民能喝上清澈甘甜的丹江水,南陽人做點自我犧牲,心裏也是甜的。
——綠色政績觀。堅持把生態建設作為統籌城鄉發展、經濟社會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載體,作為衡量發展成效和政績大小的一把尺子,切實解決好“政績為誰而樹”“樹什麼樣的政績”“如何考核政績”的問題。無論確定什麼樣的發展目標、選擇什麼樣的發展思路和辦法,都必須對群眾負責,對歷史負責,對未來負責,不急功近利,真正把政績融在清水裏,把豐碑刻在青山上。如果追逐一時的經濟增長而置環境于不顧,甚至犧牲全局利益、子孫利益,不僅不會給群眾帶來幸福增量,相反還會增加痛苦指數;不僅不是政績,而且是最大的敗績。
黃興維代表説,基於這種考慮,近年來,南陽把水源地保護作為一項戰略任務來抓,通過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力度、綜合整治工業污染源、嚴格控制面源污染、大力發展生態産業、搞好渠首生態示範園區建設等措施,紮實做好水源地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實現了水源地水質穩定達到國家Ⅱ類水質標準的目標,是一盆可以讓首都及沿線人民放心飲用的“純凈水”。
盧平代表:用自主創新精神打造企業核心競爭力
新華社北京10月17日電(記者董峻、譚劍)十七大代表、湖南中煙工業公司副總經理盧平説,十七大報告提出要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這是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關鍵。從企業的實踐看,自主創新是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更是企業發展的靈魂和希望所在。
盧平代表説,自主創新包括管理、技術、文化、團隊等多種要素,而最重要的,是通過自主創新打造最具核心競爭力的品牌,這樣企業才能發展壯大。
從一名學徒工成長為企業負責人,盧平代表見證了一個企業從瀕臨倒閉到不斷發展壯大的歷程。作為一名企業家,她因帶領企業進行二次創業成績顯著而獲得全國勞動模範、中國十大女傑等榮譽。
盧平代表説,用文化提升産品的氣質,用科技增強産品的品質和功能。從做産品到做品牌的跨越,也就是從發展到科學發展的跨越。許多世界級品牌的背後,都是上百年的創業歷程。因此,創造品牌離不開自主創新。
作為一名來自企業的代表,盧平代表説,聽了十七大報告,她對未來更有信心,心裏更加亮堂。“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國有企業擔負重任。”盧平代表説,“身為代表和企業負責人,我們要全力以赴地做好本職工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興旺發達和國家的現代化多作貢獻。”
李元峰代表:兩張醫療單折射民生新變化
新華社北京10月17日電(記者叢峰、張先國)同樣是胃大部切除手術,同樣住院19天,黨的十七大代表、四川省人民醫院院長李元峰卻向記者展示了兩張相隔不到兩年、費用相差一倍多的醫療費用清單,折射出近年來的民生新變化。
這兩張醫療費用清單內容如下:
唐某,2005年8月入院,西藥費10063.48元,檢查費1050元,手術費2767元……總計20748.2元。
張某,2007年4月入院,西藥費4021.4元,檢查費110元,手術費2610元……總計10296.97元。
李元峰代表説,這兩張醫療單既是醫院降低醫療費用的一個代表案例,更是近年來黨和國家重視改善民生、大力實施惠民政策收到實效的一個縮影。據介紹,通過藥品網上“限價採購”、目錄藥品重新定價、開展惠民醫療等措施,四川省的醫療衛生事業正加速回歸“公益性”本質。李元峰所在的醫院,與2005年同期相比,目前醫院的人均門診藥品費下降了13%,人均住院費下降了5.39%,人均住院藥品費下降了12.43%。2006年,全院醫療業務量增長20%,收入卻幾乎一分錢沒增加。
“認真研讀十七大報告,我更深切地感覺到,我們的路子走對了。”李元峰説,“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報告中這些充滿感情的話語,彰顯了中國共産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崇高理念,也是黨中央求真務實,切實為人民群眾謀利益的最直接、最生動的體現。”“報告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指明了方向,堅定了我們的信心,同時也對每一名黨員如何為民服務提出了更高要求,對黨員領導幹部的執政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新考驗。作為一名醫療衛生工作者,我將竭盡全力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踐行黨的民生承諾。”
“全面小康不能滿足於‘平均小康’”
——訪6次參加黨代會的韓培信代表
新華社北京10月17日電(記者 張景勇)“黨的全國代表大會我參加了6次,一次比一次高興。”韓培信代表是出席黨的十七大的“高齡代表”之一,86歲的他與黨“同齡”,現在依然精神矍鑠,思路清晰。
之所以讓韓培信感到高興,是因為我們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社會和諧穩定,富民成效顯著,人民對黨和政府的滿意度不斷提升,“我完全贊成黨的十七大報告”。
“我是孤兒出身,沒有黨就沒有我的一切。”曾長期擔任江蘇省主要領導職務的韓培信,言談間掩飾不住對黨的真心感激,對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真切關注,以及對人民群眾尤其是困難群眾的真誠關心。他對如何更加堅定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充滿信心,並就如何更好地實現黨和國家的戰略目標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
“全面小康要落實到每一戶,因為平均數往往不能完整反映基層面貌”
十七大報告鄭重宣示,我們已經朝著十六大確立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邁出了堅實步伐,今後要繼續努力奮鬥,確保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
藍圖已經繪就。“小康應該達到什麼水平呢?這就需要進行科學分析,對達到全面小康的指標進行量化及分解細化。現在省、市、縣一般所報數據都是平均數。平均數可以看出這個地區社會經濟發展的總體水平、升降趨勢,但往往會掩蓋薄弱、困難甚至‘後進’的一面,還不能説完整地反映基層面貌,不能滿足於‘平均小康’。”韓培信分析説。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韓培信説,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僅僅以縣為單位檢測達到小康的水平是不夠的,還要考慮“大多數”,應一直到每一個家庭,實現“全民小康”。因為即使是一些比較富裕的縣、市,也還可能存在貧困鄉、貧困村,更不用説貧困戶。“往往是一個地方只要有一個百萬元戶,就頂得上幾百個貧困戶;一個縣若有幾個大企業、好企業,一個鄉有幾個富裕村,一個村有幾個富裕戶,這個縣、鄉、村的平均值就上去了。實際上,有些鄉、村還差得很遠,一些家庭還很貧困。”
為此,韓培信建議,應通過縱向剖析,把具體指標分解到鄉、村,直到居民戶,弄清基層真實進程,才能找準弱點、難點,實施分類指導,有效組織攻堅。
“建議把脫貧致富人數作為小康考核、政績考核的一項重要內容”
十七大報告中提出,努力使全體人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推動建設和諧社會。
如何達到這個目標?韓培信動情地説:“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當前要特別重視改善民生,維護好、保障好困難群眾的利益,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因為雖然從現實看人民生活比較安定,但仍然存在一部分城市下崗工人,城鄉都有一些無人贍養的孤獨老人和無人撫養的孤兒。他們中間有些人居無屋、病缺醫、學難上,生活還很困難。”
韓培信呼籲各級地方領導幹部要十分重視解決這個問題,特別是經濟發達地區,要像抓經濟那樣用大力氣去解決困難群眾的生活困難,盡可能為他們創造就業機會,投入更多的財力、物力對他們提供更有效的救助。“要讓人民群眾尤其是困難群眾在發展中得到實惠,權益得到維護,正義得到伸張。”
“確保農民增收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和諧社會的重中之重”
韓培信説,解決好農業、農村、農民問題,事關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大局,必須始終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
他提出,“三農”狀況如何事關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和諧社會大局。農業本身是“弱質産業”,既承受自然風險,又承受市場風險,因此,解決好“三農”問題,必須重視提高農民收入和保護耕地。“確保農民增收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和諧社會的重中之重,要找準切入點和突破口,下大力氣提高農民收入”。
在確保農民增收之外,韓培信認為必須十分重視保護耕地。
對於耕地保護面臨的嚴峻形勢,韓培信憂心忡忡:“隨著經濟社會迅速發展,農村耕地面積越來越少,如果聽任耕地減少,勢必嚴重削弱農業生産、造成大量失地農民,引起社會不安定。”
“我們必須瞻前顧後,著眼于可持續協調發展,採取強有力措施,切切實實把好耕地這一關。有關部門要組織力量檢查徵而未用的耕地,把廢地和可以利用的土地利用起來,千方百計擴大耕地面積。”韓培信建議。
莊仕華代表:醫生要有一顆善待蒼生的心
新華社北京10月17日電(記者曹智)“健康是人全面發展的基礎,關係千家萬戶幸福。”在人民大會堂聆聽胡錦濤同志報告時,十七大代表、武警新疆總隊醫院院長莊仕華,在這句話的下面畫上了著重號。
莊仕華説,給患者看病,我們哪怕是給開一片藥劑,説一兩句溫暖的話,可能都關係著一個家庭的幸福。作為醫生,必須要有一顆善待蒼生的心。
“我們新疆大部分少數民族群眾生活在偏僻的農牧區,加之自然條件惡劣,經濟和醫療條件差、技術落後,有病看醫生十分不方便。”莊仕華介紹,為了方便各族群眾求醫問藥,我們在醫護人員中開展了滿意服務、感動服務和兒女式服務,堅持每年分批派出醫療隊深入農牧區開展巡診,為民送醫送藥……
善待蒼生,莊仕華用醫者的仁心書寫了一個個感人故事:為患腸梗阻的朱蘭庭老人每天排便、清洗傷口,為哈薩克族兄弟木扎別克捐助醫療費,幫助癱瘓在床的哈薩克族大叔吾拉孜脫貧……
“不管我今後走到哪,也不管我的生命歷程有多長,我都會把莊院長那種純美、純善、純愛銘記在心,做一個用自己的愛溫暖別人的人。”一位患者出院後給醫院來信這樣寫道。
行醫34年,莊仕華為官兵巡診行程28萬公里,用雙腳丈量了天山南北的每一座警營哨所。莊仕華和他的團隊,共收到錦旗8000多面,其中有5800多面是專門送給他的。
為更好地服務邊疆各族人民,在莊仕華的倡導下,醫院開設了民族餐廳,開展了滿意服務、感動服務和兒女式服務,作出了檢查、治療、收費、護理等8個方面46項誠信服務承諾,出臺了《綜合效益指標評價體系和成本核算管理模式》,實行醫院單病利用藥總量控制、臨床醫生單病利用藥總量控制和臨床醫生用藥合理性評議月公示制度……
“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完善為民服務措施,努力降低藥品、器械價格;利用自身優勢開展醫療扶貧,為少數民族地區醫院和醫療機構提供技術支持。”莊仕華介紹。
“胡錦濤同志在報告中要求我們黨員要真正成為牢記宗旨、心繫群眾的先進分子。”莊仕華説:“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我將時刻牢記我軍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利用為各族群眾看病、送醫送藥、巡診的機會,把黨的溫暖送到千家萬戶。”
宋長生代表:“新要求”催人奮進
新華社北京10月17日電(尹景羽)“胡錦濤同志在十七大報告中對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鬥目標提出的新要求,既有宏觀性和長遠性,又有現實性和可操作性,為我們繪就了一幅鼓舞人心、催人奮進的藍圖。”黑龍江省七台河市市委書記宋長生代表在十七大上説。
七台河市是黑龍江省一個新興的煤炭工業城市。在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中,他們通過開展“村企共建、互利雙贏”等活動,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在黨代會上,宋長生結合七台河市的發展實際,談了他對建設小康社會的看法。
“作為一個企業與鄉村緊密相連的城市,我們之所以自2006年起開展‘村企共建、互利雙贏’活動,就是為實現工業反哺農業、農業支持工業,形成互利雙贏的村企共建機制,進而加快小康社會建設的進程。”宋長生代表説。
宋長生介紹,農村支持企業方面,七台河在規定範圍內向企業提供廢棄地1.2萬畝用於臨時場地,提供培訓後的勞動力2130人、優質農副産品4.8億公斤,為企業解決供水、供電應急難題181個,為企業創造了優良的發展環境。
在企業支持農村方面:企業通過訂單與農村、農戶建立起利益共同體,形成了優質糧食、經濟作物、養殖業等生産基地。目前,已形成農業産業化基地9個、面積62.1萬畝,輻射農戶達到1.35萬戶,可拉動農民增收4260萬元。企業還積極參與資助貧困家庭學生和支持各種扶貧救災活動,促進農村教育衛生等社會事業發展。
“開展‘村企共建、互利雙贏’活動以來,七台河市已有298戶企業、173個行政村、2個林場參與其中,累計投入共建資金1814.67萬元,村企確定共建項目72個,轉移農村勞動力6200人,增收5670萬元,初步實現了企業、農村共同發展,實現了産業進村、技術入戶,為新農村建設注入了生機和活力。”他説。
“十七大報告圍繞‘四個建設’,在原有部署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鬥目標的五個‘新要求’,描繪了2020年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時的美好情景。我們要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指引下,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這些‘新要求’,根據各自不同的實際,積極探索,勇於創新,把我國的社會主義事業推向前進。”宋長生代表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