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火箭專家:4項技術保“嫦娥”發射任務順利完成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10月23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10月23日電(郝亞琳、李雪)繞月探測工程運載火箭系統副總指揮金志強表示,此次長征三號甲火箭上所應用的一些技術創新和可靠性改進項目,將進一步提高火箭的可靠性,保證“嫦娥一號”發射運載任務的順利完成。

    第一是長征三號甲系列火箭所採用的遠距離測試發控技術。這一技術可以實現遙測數據的實時處理,發佈和無紙化的判讀功能。這套系統也是目前地面測試發射系統中最先進的。

    系統所採用的分佈式的發控方案,實現了集中控制,統一管理,信息資源共享,一體化的設計目的。

    第二是控制系統系統級冗余技術的研究和應用,即對發射系統指令數據進行備份。

    控制系統是火箭的一個非常關鍵的系統,以前這個系統有很多單點,如果哪個單點出現故障而沒有備份就可能造成首發失利。

    通過研究,現在已實現了由平臺及激光慣組主從冗余,速率陀螺冗余,三冗余箭上計算機,三冗余程序配電器等組成的一個系統級冗余。整個控制系統基本上實現了冗余,消除了單點故障模式,火箭的可靠性得到了極大的提高。

    目前這套系統已經研製成功,在最近的發射中也得到了考驗。

    第三是三級氫氧發動機的校準試車後不分解的技術研究和應用。

    以前三級發動機的校準試車是全樣驗收,即每台發動機都要經過真實的點火之後再進行交付。在點火後要對其進行分解,分解檢查完之後再將其重新組裝,再進行交付總裝,週期時間比較長,不適應現在高密度發射的要求。而且,一些部件分解重新再裝之後,無法察覺新出現的隱患。

    現在改變流程後,實現了校準試車後不再分解,交付發動機總裝。這一改進使發動機的生産量和産品的可靠性都得到大幅度提高,也大大縮短了工作週期。

    “現在一年能打這麼多發火箭,這一技術很關鍵。”金志強説。

    第四是激光慣性測量組合技術的應用和研究。這一技術在國內航天上還是首次使用,實現了零的突破。這項技術在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上的首次使用,也帶動了它在國內其他行業,包括航空、航海這些領域的應用,形成了品牌效應。

    金志強表示,目前這些技術都已經可以成熟的運用在嫦娥一號衛星的發射上,力保發射任務圓滿成功。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相關鏈結
· 探月:四大科學目標拉開中國深空探測新時代序幕
· 解讀百姓身邊太空文明:航天技術 人生何處不相逢
· “嫦娥一號”計劃于10月24日至26日擇機發射
· 中國探月工程首家合作企業簽約儀式19日在京舉行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