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0月30日電(記者崔靜)融資難與對接難是制約我國企業知識産權成果産業化的兩大瓶頸。國家知識産權局局長田力普30日在北京舉行的“知識産權戰略與資産評估”論壇上指出,我國亟待通過加強知識産權資産評估體系建設,為專利發明人與投資人搭建起有效的對接平臺,促進知識産權成果産業化水平。
“知識産權資産評估是促進知識産權成果産業化的關鍵一環。”田力普指出,如果不能確定知識産權的合理價值,就難以在知識産權買賣雙方之間形成合理預期,知識産權交易就難以達成,知識産權成果産業化也就無法順利實現。
我國實施專利法22年來,專利事業迅猛發展,截至2006年底,我國專利申請量已累計突破330萬件。然而資料統計顯示,目前我國專利轉化率總體上不到10%。
田力普説,導致我國專利實施效益不高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包括資産評估在內的知識産權仲介體系還遠未成熟,使得專利與市場脫節,缺乏順暢的産業化渠道。
“只有大力發展知識産權資産評估,努力克服知識産權交易的障礙,才能促進知識産權轉化為現實生産力。”田力普説,以評估為主導的知識産權定價行為有助於形成市場要素,規範包括技術在內的無形商品交易,促進形成歸屬清晰、流轉順暢的現代産權制度,促進市場對知識産權資源的優化配置。
建立和完善知識産權價值評估體系,包括確立知識産權資産評估方法、制定知識産權資産評估指標等。田力普表示,近年來,我國政府日益重視知識産權資産評估體系建設。今年1月,國家知識産權局與中國資産評估協會聯合啟動了知識産權資産評估促進工程,目前,這一工程已取得初步成效:知識産權資産評估數據信息系統已進入項目建設的實質性階段,知識産權資産評估準則制定已進入專家審議階段。
田力普指出,知識産權資産評估體系建設也要創新思路,要建立知識産權資産流失預警機制,切實保護知識産權人的合法權益,同時,要完善企業知識産權資産評估項目管理制度,嚴格評估報告管理體系,規範知識産權資産評估行為,積極構築行業協會自律管理平臺。
為期兩天的“知識産權戰略與資産評估”論壇,由國家知識産權局與中國資産評估協會共同主辦,旨在探討如何充分發揮資産評估在促進知識産權創造、管理、保護、運用方面的作用,推進我國知識産權戰略的實施。來自財政系統、知識産權管理系統、金融界、法律界等領域的300余名專家參加了這一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