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訪中國農業科學院院長:為農業發展提供科技支撐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11月08日   來源:人民日報

    創新要面向經濟主戰場,創新要解決實際生産問題。身為中國農業科學院院長的翟虎渠教授每年都要堅持下鄉調研。圖為翟虎渠(中)與科技人員在稻田觀察水稻生長情況。

    編者按:十七大報告在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部分提出了八項任務,第一項就是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這是國家發展戰略的核心,是提高綜合國力的關鍵。建設創新型國家,就要加快建設國家創新體系,其中促進農業科技創新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題中應有之義。作為農業科學研究的國家隊,中國農業科學院始終把國家戰略需求放在第一位,他們組織農業科研大協作的精神值得稱道。

    “作為農業科學研究的國家隊,我們要繼續發揮科研大協作的優勢,緊緊圍繞十七大提出的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戰略目標,堅持走中國特色農業科技創新道路,為農業發展提供更有力的科技支撐。”談起貫徹落實十七大精神,再次當選中央候補委員的中國農科院院長翟虎渠教授這樣開門見山地説道。

    桌子上擺著一個雕塑:《耕耘》

    翟虎渠的辦公桌上,擺著一個雕塑:一位老農走在泥濘的土地上,褲腿高高挽起,正揚鞭驅趕前面的水牛耕種著肥沃的農田。

    這幅名為《耕耘》的雕塑正是幾千年來中國農民真實的耕種寫照。正如翟虎渠桌上的雕塑一樣,不光是農民,中國的農業科技工作者們同樣走在“耕耘”的路上。“瞄準國家戰略需求,以區域生態特點為標準,集中優勢科技力量,因地制宜、有針對性地進行農業科技創新,是解決農業科技資源條塊分割的有效方法。中國農科院和全國同行堅持50年聯合開展科研大協作,取得一批領先世界的原創性重大科技成果,使我們農業科技水平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縮短到5—10年,在某些領域我們已經領先世界,就是很好的證明。”翟虎渠不無自豪地説。

    人們不會忘記,2004年初,剛剛戰勝非典疫情,我們又遭受一場禽流感疫情的襲擊。危急時刻,是中國農業科學院研製的“殺手锏”——禽流感疫苗發揮了關鍵作用。然而,很少有人知道這個疫苗的前期研製工作是中國農業科學院自籌經費,建立起了禽流感實驗室並開展研究的。中國農業科學院的科學家在國外看到禽流感對一個國家經濟和社會的巨大破壞,敏銳地意識到研究這個疾病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意義,以高度的社會責任感開始了研究,以至於還來不及申請國家的有關科研項目就自己克服困難上馬了。

    如今,在國家科技攻關、“973”、“863”計劃、農業部專項與“948”計劃、國家發改委高技術産業化項目以及省、市相關科研計劃的立項支持下,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聯合華南農業大學、上海市畜牧獸醫站、農業部動物檢疫所動物流行病研究中心等國內有關科研院所、大學、防疫站等兄弟單位,開展科研大協作,攻克疫苗生産的技術與工藝,形成最高日産疫苗1500萬羽份的規模化應急生産能力,為防控可能出現的禽流感疫情做好準備。

    這就是“國家隊”!當國家需要的時候,拉得出,打得贏!“國家戰略需求永遠是我們創新的目標!”翟虎渠堅定地説。

    不改革,靠什麼出成果

    十七大提出,要增加農業投入,促進農業科技進步,增強農業綜合生産能力。

    現實呼喚改革:中國雖然擁有國家、省、地、縣四級科研機構為主體的農業科研體系,曾為我國農業和經濟社會發展做出巨大貢獻。但目前也暴露出條塊分割、分工不明、各自為陣等問題,加上學科專業過窄,不適應現代農業專業化、區域化、規模化生産和經營等的發展需要。業內人士將這種情況總結為:你幹我也幹,你幹你的,我幹我的。

    曾在部隊服役4年的翟虎渠認為,要趕超國際水平,就要揚長避短,充分利用我們的優勢和有利條件,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想想我們的‘雜交水稻’,想想這些産生重大影響,甚至震驚世界的重大農業成就,有哪一個是靠一己之力完成的?有哪一個不是全國統籌協作成功的?”説起這些中國農業科技的輝煌成就,翟虎渠激動地敲著辦公桌。

    就拿2003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的“中國農作物種質資源收集保存評價與利用”項目來説,全國有313個單位的1125名科技人員參加協作攻關,歷經20年時間,如此跨地區、跨部門、多學科的協作攻關,使得我國長期保存農作物種質資源數量躍居世界第一,為我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去年9月,第一顆返回式航天育種衛星“實踐八號”成功發射後,中國農業科學院又聯合28個省(市、自治區)138個科研院所、大學及企業的全國大協作,一場繼雜交水稻研究後更大規模的農業科技聯合攻關戰役打響了。

    “中國的農業科研體系已經到不改不行的時候了,否則10年之後,我們靠什麼拿出重大的科研成果,來滿足國家的需求?”這是翟虎渠的擔憂,更是他推進區域農業創新體系的用意所在。

    2020年,他有一個夢

    農業的基礎性、農業生産的區域性等決定了農業科研的重大成就和重大突破,都需要全國性的大聯合、大協作,這是一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

    “十七大提出,要深化科技管理體制改革,優化科技資源配置。我們與各地政府合作成立區域農業創新中心正是出於這個考慮。”帶有濃重江蘇口音,翟虎渠激情洋溢地闡述著他的區域農業創新體系構想。“十五”以來,中國農業科學院先後與10多個省、市、區人民政府簽訂了科技合作或共建協議,明確和強化了中國農業科學院與全國相關科研、教學單位的協作與共建的具體內容和措施。以中國農業科技東北創新中心、華南創新中心、西南創新中心、黃淮海創新中心為代表的聯合中央與地方的一大批科研協作聯合體(區域創新中心)正在逐步建立。去年4月,中國農業科學院分別與全國32個農業科研機構、17所農業大學全面研究確定了優勢學科共建方案,實質性的全國農業科研優勢大協作正在全面展開,中央與地方、國家院與省院、實驗室與試驗站、研究院所與高校全方位、多層次協作共建的局面正在初步形成。

    “到2015年,這個體系就能建好,到2020年,我國的農業科技有望走在世界創新前沿。”這是翟虎渠的農業科技創新之夢。

    從最早建立的東北農業創新中心成立4年來取得的成就看,翟虎渠的夢想正在變為現實。和他預想的一樣,一個以生態區域為基礎的區域農業創新中心使人才、資源、資金優勢得到了整合,更重要的是,農業科技為區域經濟帶來的巨大優勢讓當地的老百姓成為最大的受益人。

    東北農業創新中心主任岳德榮喜笑顏開地説:“自從有了東北農業創新中心這個平臺,我們引來了更多國際型的人才,甚至國際性的投資,集中東北的地區優勢搞科研,成果自然突飛猛進。”僅“超級稻”一項成果就使東北地區水稻畝産量提高120公斤,種植“超級稻”每畝年人均增收154元。就在“超級稻”開始推廣的2005年,它為種植區農民增收3.4億元。

    這也是一件最能讓翟虎渠高興的事情了。(記者 蔣建科)

 
 
 相關鏈結
· 外專局:“2007中澳農業合作周”暨高層論壇開幕
· 甘肅省政府農民工工作聯席會議要求加大維權力度
· 農業科普:小麥弱苗形成原因及補救措施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