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報告解讀:增強發展協調性 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11月20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11月20日電  增強發展協調性,努力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是黨的十七大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在經濟建設方面提出的要求,是實現科學發展的重要指針。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實現了快速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2006年,我國經濟總量已躍居世界第四,國際貿易量已躍居世界第三,創造了人類經濟發展史上的奇跡。黨的十六大以來,我國經濟進入新的上升期,國內生産總值年均增長速度連續幾年超過10%,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明顯改善。在我國經濟發展取得偉大成就的同時,需要清醒認識到,我們也面臨很多新矛盾和新挑戰,主要是:經濟發展不平衡、不協調的問題突出;城鄉二元結構明顯,區域發展差距較大;經濟增長方式粗放,自主創新能力較低,增長付出的資源環境代價過高,具有不可持續性;經濟發展的結構性矛盾比較突出,增長過於依賴投資和出口拉動,消費在國內生産總值中的比重下降;在實現科學發展方面的體制機制存在明顯障礙,改革攻堅任務繁重。針對這些矛盾和問題,為了更好引導我國經濟發展,黨的十七大明確提出了增強發展協調性、努力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六個方面的新要求。

    一是轉變發展方式取得重大進展,在優化結構、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護環境基礎上,實現人均國內生産總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兩番。黨的十六大提出了到2020年國內生産總值力爭比2000年翻兩番的目標。經過幾年努力奮鬥,我國經濟總量增長速度超過預期,按照黨的十六大提出的目標,今後13年我國國內生産總值增長只要年均達到6%左右就可以實現。根據新的形勢,黨的十七大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總量目標修改為實現國內生産總值增長的人均目標,對實現這一目標增加了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結構、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護環境等更高要求,使得這一指標更符合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更符合我國經濟發展的客觀實際,以指導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二是要使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更加完善。經過29年來的改革,我們已經初步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極大解放了社會生産力,創造了我國史無前例的經濟繁榮。需要看到,改革任務尚未完成,制約又好又快發展的體制機制矛盾仍然大量存在,改革攻堅任務仍然相當繁重,建立科學發展的保障體系任重道遠。針對這些情況,黨的十七大明確提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更加完善的目標,這將指導我們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加快建立有利於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加快形成更加完善定型的經濟體制,從而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更加堅實的制度基礎。

    三是要使自主創新能力顯著提高,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大幅上升,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當今世界,科技創新能力對國家競爭力起到決定性作用。面對激烈的國際競爭,任何發達國家都不可能把涉及國家根本利益的技術轉讓給競爭對手。我國要想實現富民強國的目標,必須在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上取得明顯進展,大幅度提高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實現我國經濟發展由過多依賴物質消耗和大量投資向更多依靠科技進步的戰略性轉變,從而步入創新型國家的行列。

    四是要穩步提高居民消費率,形成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的增長格局。一個國家的國內生産總值是由消費、投資、凈出口之和構成的。由於多種原因,我國經濟增長出現了投資比重過高、貿易順差過大和消費比重偏低的格局,投資與消費的關係失衡,這種發展格局是不可能長期保持下去的。針對這種狀況,黨的十七大明確要求,穩步提高居民消費率,促進消費、投資、出口相協調,這對轉變我國經濟發展方式和保持宏觀經濟穩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五是要基本形成城鄉、區域協調互動發展機制和主體功能區佈局。這是對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要求。由於各個地區經濟發展條件的不同,改革開放以來,東中西地區發展差距不斷擴大,為了促進地區經濟協調發展,國家將繼續實施對東部、西部、東北和中部地區提出的總體發展戰略,加快形成有利於生産要素在地區間合理流動的市場機制,形成發達地區與欠發達地區之間的協作、幫扶、互助機制,完善中央財政轉移支付制度,努力實現公共服務均等化目標。要根據不同地區的生態、資源、人口條件,統籌人與自然的關係,按照國家確定的優化開發、重點開發、限制開發、禁止開發的不同要求,確定地區發展的功能區佈局,充分發揮比較優勢,努力實現國土資源的優化利用,增強地區經濟發展的協調性。

    六是要推進城鄉協調發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取得重大進展。統籌城鄉發展,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推進城鎮化是一個有機整體。在我們這樣一個13億人口大國,既要有繁榮的城市,也要有繁榮的農村,兩者要相互支撐;只有農業、農村、農民的問題得到較好解決,我國才具備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基礎,才能實現城市的健康發展。與此同時,只有使城鎮人口比重明顯增加,大量吸納農村富餘勞動力,實現農業規模效益,才能縮小二元結構差距,真正實現城鄉協調發展。

    增強發展協調性,其實質是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努力實現速度、結構、效益相協調,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投資、消費、出口相協調,城鄉、區域發展相協調,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相關鏈結
· 賀國強:學習貫徹十七大精神 推動黨風廉政建設
· 十七大報告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鬥目標提新要求
· 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十屆六中全會在京閉幕
· 十七大精神中央宣講團宣講紀實:更聽潤物細無聲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