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林業局:林草建設是我國最大的生態環境建設工程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12月19日   來源:林業局網站

    發展戰略和佈局

    我國生態環境有如下特點:一是多山,山區和丘陵佔國土面積的70%,南方山區是一塊寶地;二是草原面積大,北方牧區40多億畝,南方草山近10億畝,構成畜牧業的強大生産基地;三是貧水,北方缺水問題尤甚,山區嚴重乾旱;四是黃河下游廣大平原分佈多條黃河故道,沙化嚴重;五是幾條大河下游是廣大農業區,也是主要的糧棉油主産區。

    我國天然形成的山區、牧區、農區,應相互支持,相互協調,不可偏廢。山區和牧區應大搞林草建設。林,主要是生態産品和林特産品,木頭是副産品。應實行草本糧棉油與木本糧棉油並重的方針,以保證眾多人口的食物安全和出口創匯。在這裡,林業的概念與原來的提法大不相同。草,也有新內容,即以飼料桑和豆科灌木為主的灌叢草地。灌叢草地種苗豐富,産量高、質量好、成本低、收效快,還能增加綠色植被。用這種模式建設山區和牧區草場,發展畜牧業,既富裕山區和牧區,又可減輕農區畜牧業的壓力,減輕飼料糧壓力(約佔糧食産量的1/3)。

    農區除積極經營糧棉油生産保證供應外,由於壓力減輕,可以騰出部分耕地發展多种經營,增加農民收入,調動農民的積極性。

    黃河下游沙化嚴重地區,開展林間經濟,這是一種很有希望的模式。

    三大區域發揮各自的特長,農民都富起來了,全局就活了。

    這是人們現在的認識和想法,而且只是部分人的認識和想法。總結歷史的經驗,我們必須從當前的實際出發,逐漸轉到這種模式上來。

    老模式的特點和引發的系列矛盾

    新中國成立以來,發展工業和實現現代化要求農業保證糧食供應和為工業提供建設資金。因此,除了農業區大力發展糧食生産外,山區也毀林開荒生産糧食,牧區也一樣。直到上個世紀末才開始實行退耕還林還牧,算是糾正了這一做法。但山區、牧區已經遭到嚴重破壞(當然還有其他原因)。我國現在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每年流失土壤50多億噸,危及江河湖庫和農田。按現在的治理速度,現在的流失面積要100年才能治理完。牧區荒漠化嚴重。這個損失無法計算,後果嚴重,山區、牧區成了扶貧對象集中的地方,既不能保障農區又不能提供較多産品,甚至不能自給,使農區的壓力更大了。

    由於人口增加,人均耕地不斷減少,水肥供應已達極限,不斷增加的糧食供應任務實在難以完成。前幾年農業專家們提出緊缺資源替代戰略,即發展草食畜牧業以減少飼料糧生産,不僅杯水車薪,也未見行動。現在,新問題又出現了。一是我國出現酸雨區,佔國土的1/3以上,酸雨區位於經濟發達地區和農業主産區,現在還未仔細算賬,但對農業的影響肯定不小。二是我國七大河流三成左右的河段是五類和劣五類水,不能灌溉了。三是重金屬污染的耕地已佔到所有耕地的1/5,即3億多畝,不僅影響糧食産量,更影響糧食質量。

    而農民種糧沒有積極性是最大的問題,農業部主編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百村調研匯集》中的100個典型,沒有以糧食生産為主的。的確,群眾沒積極性,怎能持續發展呢?

    張薰華的新理論

    當我們為了解決吃飯問題而破壞了山區和牧區,造成山區水土流失嚴重,北方荒漠化和南方石漠化也日益嚴重,生態環境和農業都陷入困境時,我們不得不重新思考復旦大學教授張薰華20年前提出的新理論。

    張薰華教授在《生産力與經濟規律》(1989年出版)一書中,提出林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和林、農、牧、漁、副排列次序的新理論,認為林是人類生存問題,農是人類吃飯問題,農業搞不好會餓死一些人,林業搞壞了人類將難以生存。我看到這個論斷後十分贊同,並寫了文章加以鼓吹,還認為它將在農業戰線引發一場思想革命。當時,我覺得我國面臨緊迫的生存問題,還有經濟建設中的掠奪性經營思想和經營方式問題,農業方面的小農業經營思想和經營方式問題,都亟待研究和解決。但我的判斷錯了,這個新理論受到了冷遇,被封殺了。時至今日,它仍是一種觀念形態存在書本裏和一些刊物的論文中。

    符合客觀規律的理論,生産第一線的人們由於生産和生活的需要,可能會在實踐中運用它。據我所知,山東省齊河縣就是在全縣範圍內實踐這一理論的典型例子,雖然他們並不知道這個理論。2003年以來,齊河縣農民自己投入建設了85萬畝生産林,創造了林農牧結合的新模式。據稱每年畝均蓄積木材3.5立方米至4立方米,每立方米800元左右,僅此一項,每年農民人均大約增收5000元。由於幾家林業公司牽頭,全縣形成林業産業化,又促進了農業産業結構優化,形成“林糧棉菜桑,菌藥牧工商”十大産業格局。特別重要的是,生態環境得到顯著改善,歷史上黃河多次決口,在齊河留下5條故道,佔全縣總面積的50%,沙層厚度由10米到20米不等。過去那裏“睜不開眼,張不開嘴,揭不開鍋,找不到路”;現在,綠色讓那裏“白天不見村莊,晚上不見燈光”。人們的信心大增,各項生産事業蓬勃興起。

    齊河經驗證明了張薰華教授的論點。河北省曲周縣發展林間經濟的經驗,也從另一個角度證實了這一理論。該縣有20多萬畝林地資源,近年來大力發展林間經濟,在做強做大林業後續産業的同時,使土地綜合效益成倍增長。目前,該縣林間經濟已發展到1.8萬畝,畝年均收益5000元,是林、糧、棉、菜等單一種植模式的2倍到3倍。如果20多萬畝都利用起來,一個縣的經濟也就活了,就業範圍也會大大增加。

    所有綠化模範縣的經驗,都值得總結和推廣,這是我國最寶貴的實踐經驗。

    林間經濟內容豐富,從業務部門講,矛盾重重,無法管理,種花、養蘑菇、養雞、養兔、種藥材……分屬各家管。從農民講,什麼矛盾也沒有,能經營什麼就經營什麼,收入都歸自己。管理部門為什麼要作繭自縛呢,不能放手讓農民自管嗎?這實在是一門大學問,又是當前政府部門分割的一大難題。

    森林本身既有生態作用又有經濟作用。如果能充分發揮森林的生態作用和經濟作用,建設生態文明的任務也就完成了。這令人想起王維在“桃源行”中的兩句話:“遠看一處攢雲樹,近入千家散花竹。”

    林草興邦的理論意義和實際作用

    張薰華教授的理論給林草興邦論增加了理論色彩。大搞林草建設,實際就是解決我國的水土流失問題、北方荒漠化問題和南方山區的石漠化問題。這是我國最大的生態環境建設工程,也是最大的生態文明建設工程。它解決的首先是中華民族的生存問題。

    由於張薰華教授的理論把生態環境建設與強國、富民結合起來,因而又是生態經濟理論的生動實踐。在國家範圍內建設生態農業,實現大農業發展戰略,把林、農、牧、水各方面工作協調起來,克服了掠奪性經營思想和經營方式,也克服了小農業經營思想和經營方式。

    這樣做,涉及許多部門和地區,當然也涉及許多學科和枝術,綜合性極強,要解決的問題十分複雜,難度當然很大。特別是山區、牧區,本身就是十分複雜的大系統。不用系統工程的方式分析研究,是找不到科學解決方案的。這方面有大量工作要做。所幸的是,根據錢老的建議,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我們在用系統工程方法解決林業、農業建設問題方面,已做了大量工作,積累了經驗、培養了人才,還編了系統工程叢書,這次可以用上了。

    當前要解決的問題是:組織幾次大討論,統一認識;組織一個研究機構,做好大行動前各項準備工作和有關資料集中、研究、處理工作;有一個強有力的部門負責組織這項重大任務,並長期堅持下去,及時解決難題。這是一項長期的攻堅戰,遭受長期破壞的廣大山區和牧區,要建設好並重振雄風,決不是輕而易舉的事,要有充分的思想準備。有沒有捷徑可走?有,就是認真總結群眾創造的成功經驗,找群眾中的能人,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進行建設,充分調動廣大群眾的積極性。 

 
 
 相關鏈結
· 國務院三峽辦有關負責人解析三峽生態環境現狀
· 能源法(徵求意見稿)提出建能源生態環境補償機制
· 重慶市紮實推進生態環境保護 穩步提升環境質量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