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制機制創新激發文化發展活力━━我國文化體制改革取得實質性進展
新華社北京1月20日電(記者 周瑋)2003年6月,我國啟動文化體制改革試點工作,9個綜合性試點地區和35家試點單位解放思想、大膽探索,積極培育市場主體、深化內部改革、轉變政府職能、建立市場體系……紮實地探索與積累,積聚成穩步向前的力量。
2006年全國文化體制改革工作會議召開後,全國有30個省(區、市)先後召開改革工作會議,新確定了89個試點地區和170個試點單位,改革在試點工作基礎上穩步推進,蓬勃發展。體制機制創新的重要進展,正不斷為文化事業和文化産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培育新型市場主體 著力打造核心競爭力
文化體制改革各試點地區和試點單位在實踐中因地制宜,積極探索,務求實效,積累了不少成功的經驗。如浙江等省提出“轉出一批、改出一批、放出一批、扶出一批”的思路,推進國有經營性文化事業單位轉企改制;四川新華發行集團公司則提出“從上到下,企業到底”,全省112個市縣書店全面轉制……
通過轉企改制,重塑和打造有活力、有實力、有競爭力的文化市場主體,我國培育出一批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發展、自我約束的文化企業。目前,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已有86家圖書出版社、25家音像出版社、11家國有電影製片廠、23家電影公司、9家電影發行放映公司、29家省級和市級文藝院團完成轉企改制工作,28個省(區、市)的新華書店註冊為公司,有力改變了國有文化單位市場主體缺失、競爭力不強的狀況。
隨著文化企業上市步伐的加快,我國文化産業的規模化、集約化水平不斷提高,涌現出一批核心競爭力強、具有較大影響力的大型文化企業和企業集團。北青傳媒、陜西廣電網絡、上海新華傳媒、四川新華文軒和遼寧出版傳媒等多家文化企業先後上市或實現再融資。目前全國有11家文化企業在A股市場上市、2家文化企業在H股市場上市。
培育現代文化市場體系取得重要進展,文化産業發展開創新的局面。已組建全國性出版物連鎖總部26家、連鎖網吧10家、連鎖演出票務公司6家,區域性出版物連鎖總部49家、連鎖網吧近百家、連鎖演出票務公司23家,電影院線36條。珠江三角洲、長江流域和環渤海地區初步形成若干書報刊音像出版、印刷複製、出版物物流、動漫遊戲開發、影視生産等文化産業基地和特色文化産業群。2006年,我國文化産業實現增加值5123億元,佔GDP的比重為2.45%。文化産業的年增長速度高出同期GDP年增長速度6.4個百分點,快於同期第三産業年增長速度6.8個百分點。北京、上海、浙江、廣東等地文化産業增加值都佔GDP的6%以上,成為國民經濟支柱産業。
完善公共文化服務網絡 城鄉共享優質文化資源
近年來,我國加大對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構建起以大中城市為骨幹、縣級城市為基礎、輻射鄉鎮的公共文化基礎設施網絡,人民群眾得到更多文化實惠。“十五”期間,中央財政對縣級公共圖書館、文化館基礎設施建設共投入136.4億元,比“九五”期間增長約50%。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目前基本實現已通電行政村和50戶以上自然村近億農民收聽收看廣播電視的目標;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進展順利,已形成省有中心、地縣有分中心、鄉鎮和街道有基層中心、村和社區有服務點的格局;農村電影放映工程實施以來,資助22個省區1. 15億元,組建農村電影放映隊7000個;農家書屋工程啟動以來,已建成農家書屋超萬個……
各地文化部門和文化單位結合實際,努力探索擴大和改善公共文化服務的新途徑。廣東省首創“流動圖書館”“流動博物館”“流動演出服務網”等模式,盤活了文化資源,緩解了經濟欠發達地區人民群眾文化生活匱乏的問題,同時也提高了公共文化資源的利用效率。湖南推出了“新華汽車書店”,利用汽車書店這種嶄新的形式,把書送到田間地頭,目前已有50台“汽車書店”奔跑在湖南省各縣市。出臺鼓勵捐贈、興辦公益性文化事業辦法,民辦博物館等發展迅速,僅浙江省目前就有民辦博物館、藝術館83家;自2004年5月起,文化文物部門所屬博物館、美術館對老年人、農民工、殘疾人等特殊群體免費或優惠開放,到2006年底,全國博物館免費接待未成年觀眾2千多萬人次……
隨著公益性事業單位內部改革的不斷深化,其服務能力也日益提高,受到群眾好評。國家圖書館開設特種需求委託服務、24小時讀者還書服務等服務項目,併為農民工送書到工地;吉林省圖書館“休閒時光話讀書系列講座”已舉辦各類講座240多期,聽眾累計7萬多人次。
新興産業異軍突起 創意産業潛力巨大
從幾年前的不知“網”為何物,到一日離“網”便覺若有所失,網民們見證著網絡文化在我國的迅猛發展。短短幾年間,動漫和網絡遊戲、網絡音樂的産值已超過300億元。
最新調查表明,截至2007年底,中國網絡遊戲以64.8%的市場份額超過國外網絡遊戲,連續兩年成為中國網絡遊戲市場的主導力量━━國外網絡遊戲佔據中國網絡遊戲市場主導地位的格局幾年間即被徹底扭轉,新興文化産業的生命力可見一斑。
近年來,動漫産業的發展給我們帶來不少驚喜:漫畫作品積極走出國門、動畫片生産數量攀升、“動漫”主題活動輪番亮相……種種跡象表明,動漫産業已逐步擺脫“卡殼”狀態開始“動”起來。與此同時,我國電視動畫片産量也增長迅猛。廣電總局的數據顯示,1993年到2003年我國動畫片總産量僅為4.6萬分鐘,而2005年一年的産量就增長到4.27萬分鐘。2006年半年多的産量就已超上年的總産量。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新興産業的文化會展的迅速發展,引起了全社會的高度關注。自2004年以來,深圳文博會已成功舉辦三屆,成為覆蓋全國並具有國際影響的大型文化會展。2007年5月,第三屆深圳文博會合同成交額、文化産業項目投融資、文化産品交易額分別達到207億元、151億元和56億元。
隨著發展文化創意産業被寫入“十一五”文化發展綱要,有關部門相繼出臺了扶持、優惠政策,作為新興産業的文化創意産業呈現出強勁發展勢頭。
“通過對知識資源的開發利用而衍生出諸多新産品、新市場、新機會,進而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産業”━━按照專家對“文化創意産業”所作的定義,數字化基礎上的“數字影視”無疑是新興的文化創意産業。運用數字技術拍攝電影,2005年我國拍攝50多部數字電影;2006年拍攝數字電影超百部,截至2007年8月已有140部電影以數字技術拍攝;中影集團與首鋼集團于2007年合資成立了中影首鋼環球數碼數字影院建設有限公司,共同開拓中國數字電影市場;自2004年起廣電總局開始在農村進行數字電影流動放映的試點,目前試點範圍正不斷擴大,將有更多農民觀眾能看上高質量的數字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