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四川達州1月30日電(記者 楊三軍)1月11日以來,地處大巴山區的四川達州市,遭遇近30年來罕見的雨雪冰凍災害,30.2萬人受災。危難時刻,達州市各級黨組織和24萬名黨員緊急行動起來,深入抗擊雪災第一線與災區群眾並肩戰鬥,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共産黨員的先進性。
雪災無情黨有情 抗災一線黨旗飄
突如其來的冰凍雨雪災害,使達州市7個縣(市、區)不同程度受災,其中地處大巴山腹地的革命老區萬源市受災最為嚴重。210國道萬源段、318國道卷硐段等公路交通中斷,大批旅客及返鄉民工行程受阻,部分地方水、電、氣和通信間歇中斷……
面對嚴重的災情,達州市立即啟動應急預案,並組織全市廣大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幹部與群眾並肩抗災。在成都參加省人代會的達州市委書記李向志、市長羅強,要求各級各部門要以對人民群眾高度負責的精神,確保災區和受災群眾“五有五不”(即有飯吃、有衣穿、有醫療、有水喝、有學上”;交通不堵塞、通信不中斷、供給不缺乏、救助不落戶、生産不停止)。
達州市委派出7個工作組分赴各縣(市、區)督導抗災減災,看望慰問災區群眾。1月26日,市委組織部長楊天宗帶領由相關部門組成的工作組,趕赴萬源市受災最為嚴重的黃鐘、蜂桶等高寒山區鄉鎮查災核災,並給受災群眾送去了急需的棉衣、棉被、大米、菜油和慰問金。黃鐘鄉冉家壩村76歲的太婆冉崇秀説:“我們雖然遭了災,但黨和政府送來了大米、肉、菜油,過年是沒有問題了。”
緊要關頭,基層黨組織是受災群眾最硬的靠山
1月26日下午,因路面積雪結冰,海拔1100多米的318國道渠縣卷硐段交通被迫中斷,大批過往車輛滯留。渠縣縣委書記鄧瑜華立即帶領工作組奔赴卷硐山區,組織人員清掃積雪,撒鹽消冰,維持交通秩序,疏導車輛改道行駛,並就近分散安置現場滯留旅客和司乘人員。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抗災戰鬥中,達州市廣大基層黨組織全力以赴抗災救災,充分發揮了戰鬥堡壘作用和先鋒模範作用。市民政局抽調精幹力量組成救災工作組,分赴重災區核實災情,及時調運發放棉被、衣物、食品,協助災區各地妥善安置受災群眾的生産生活。市交通局按照應急預案要求,調派由交警、運管、路政等部門460多名黨員幹部組成的“抗災工作先鋒隊”,奔赴重點路段疏導交通,保障道路暢通。
開江縣、渠縣等地在火車站設置了臨時救助中心,一大批黨員幹部成了義務服務員,大家把方便麵和一件件棉衣、棉褲送到回鄉受阻的旅客手中,讓他們在冰雪中充分感受黨和政府的關心和溫暖。
共産黨的幹部為的都是咱們老百姓
萬源市蜂桶鄉是重災區之一。從1月11日開始,這個鄉降雪不斷,積雪最深達20厘米。鄉黨委書記周國華、鄉長寧資科分頭帶工作組,走路進村入戶查看災情,指導抗災自救。鄉上還想方設法籌集2.75萬元現金,為受災特困戶購買了春節生活必需品。橋壩村村民高才中家的房屋被大雪壓垮後,周國華自掏腰交,把當地外出務工人員閒置的2間房屋租下,用於安置高才中一家3口人。
橋壩村生活用電線路被冰雪壓斷後,村黨支部書記冉隆雲二話沒説,帶領由全村黨員與電力人員組成的“搶險救災突擊隊”,在海拔2000余米的“後槽子山”上奮戰了2天2夜,終於恢復了村裏用電。村民自發煮麵條、醪糟蛋、燒開水送到工地上,慰勞風雪中的“解難人”。
達州市委組織部長楊天宗説,在這次抗災戰鬥中,各地涌現出了一批被當地群眾稱為“救災黨員”的先進人物。新房子村剛當選的村主任、共産黨員寧資友,由於勞累過度,在一次查災途中突然暈倒在雪地裏,經醫院診斷係小腦出血。可病情剛得到控制,他就回到了村裏,他説:“我是鄉親們選出來的幹部,鄉親們最困難的時候我卻躺在醫院裏,那算啥呀?我必須到他們中間去!”
記者了解到,新房子村雖然受災嚴重,但是沒有出現一起安全事故和村民被凍傷或挨餓的事情。78歲的村民周萬由衷地感嘆:“還是共産黨的幹部好,為的都是咱們老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