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拉薩2月9日電(新華社記者姜琳、賈立君)高寒缺氧的冬日西藏,許多農牧民走進培訓課堂,興致頗高地利用農閒時節學起牲畜疫病防治、化肥施用等農業生産技術來。科技興農、科技致富,已經讓這裡的老百姓在豐産豐收中嘗到了甜頭。
科技對西藏農牧業的貢獻率2007年達29%左右,在廣袤的雪域高原上,從草原牧場到萬畝良田,從高山峽谷到湖盆濕地,作為農牧業發展的促進力量,科技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並成為百萬農牧民致富的“吉祥寶”。
科技“特派”創高産
海拔近4000米的拉薩市堆龍德慶縣馬鄉,長期以來由於高海拔的地理位置和粗放的傳統耕作模式,青稞地裏滿是“白帽子”(野燕麥)、“黃裙子”(野油菜),糧食産量較低。
記者在一組2006年的照片中,看到那裏的青稞長得稀稀拉拉,又小又瘦,植株間夾雜著許多開著黃花的野油菜,一片靠著山崖的地裏野草的數量甚至超過了青稞。
為了改變這種狀況,西藏自治區農科院的幾名研究人員精心設計了除草和耕種方案,“這裡涉及的專業技術比較多,語言又不通,所以必須有懂藏語的翻譯去進行指導。”助理研究員關衛星説,“我們會手把手地教村民,甚至連肥料都會給他們配好。”
在研究人員的帶領下,村民們精細平整了土地,用機器均勻地播下種子,還噴灑了新型的低毒除草劑。到了秋天,看著成熟的青稞桿粗、穗大,垅與垅之間嚴嚴實實,就像步調一致的兵陣一樣,畝産由原來的175公斤提高到目前的265公斤,村民們都齊聲稱讚。
在西藏,像這樣攜帶新技術,與當地百姓同吃住、共同勞動的科研人員還有許多,他們共同的名字叫“科技特派員”。截至2007年年底,全自治區共有542名“科技特派員”進駐到86%的縣(市區),平均每人入駐時間達到200天以上。他們通過項目開展,培訓農牧民8.5萬人次,使農牧民人均收入增幅平均超過15.6%。因此,自治區科技廳一位負責人總結説,“科技特派員”已成為促進農牧業增效、群眾增收的生力軍。
成果轉換收益好
“你摸摸這羊毛,又細又軟,比我們原來養的羊好得多。” 在西藏三大糧倉之一的林周縣,50歲的舉榮村村民阿旺達吉站在一幢色彩鮮艷的二層樓房前,堅持讓記者感受一下他家新産羊毛的質量。
阿旺達吉現在飼養的半細毛羊是西藏自主培育的家畜新品種,每只市場價要比傳統藏綿羊高出200元。尤其是它的細毛極受市場歡迎,價格也是傳統藏綿羊的兩倍。靠著良好的銷路,阿旺達吉蓋起了新房,把3個孩子都送入了大學,最近還買回了一台電腦。像阿旺達吉這樣的科技示範戶,村裏已有25戶,去年每戶人均年收入比同村的非示範戶高出800元。
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增加農業投入,促進農業科技進步,增強農業綜合生産能力。近年來西藏堅持科技發展和改善農牧民生活相結合,在拉薩、山南、林芝、阿裏四地市10個縣實施了科技富民強縣計劃,投入科技項目資金2199萬元。為了使農牧民提高科技素養,更多地了解農業技術,2007年自治區科技廳專門編印藏文科普成果推廣小冊子2.4萬冊,面向全區鄉村發送,受到農牧民的歡迎。這些手冊配有許多簡明的圖片,記者不懂藏文,也大致看明白了其中的內容。
林周縣科技局局長雲登感慨道,這些舉措不僅讓農牧群眾能學好和用好農牧業科學知識,而且使項目區內大部分群眾的科學技術意識和市場經濟意識有了很大提高。
技術扶植出佳績
説起種菜,在內地是再容易不過的事情。可是在高原氣候條件下,長期以來蔬菜生長不良、産量不高,甚至不結果實。所以西藏有句老話叫“有錢人吃菜,無錢人吃肉”。
西藏第一個農民蔬菜種植協會--西藏日喀則地區白朗縣“星火農村專業技術協會”,將蔬菜種植戶一一組織起來,並探索出了一套適合當地的種植技術。協會以“公司加基地加農戶”的模式,吸收普通農戶入會,並予以全面地技術培訓,幫助農牧民致富。目前白朗縣已建蔬菜大棚3867棟,惠及1600戶農牧民群眾,平均每戶年創收約6000元。
黨的十七大報告強調,加快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産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引導和支持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促進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産力轉化。這句話不僅讓白朗縣的蔬菜種植戶心裏踏實,更是讓“養豬大王”楊開平信心十足。
楊開平的養豬場在藏東林芝縣布久鄉孜拉村,由於帶動村民養豬致富,最近他獲得了林芝地區科技局25萬元的科技扶植金,正雄心勃勃地研究藏香豬的圈養技術。“這是個好産品,但技術還沒完全攻克下來。” 楊開平告訴記者,“我希望更多的群眾從科學養殖中受益,也希望西藏的藏香豬能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