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未來5年到10年我國航天器發射將進入一個高峰期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8年02月18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2月18日電(崔偉光、孫彥新)今年將是我國航天器發射的一個高峰年,未來5年到10年我國航天器發射將進入前所未有的高峰期。這一信息是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院長楊保華在18日召開的第二屆中國空間技術論壇上透露的。

    據楊保華介紹,2008年除發射神舟七號飛船外,還要發射環境一號A星和B星、風雲二號氣象衛星、委內瑞拉通信衛星等10余個航天器。神舟七號飛船將突破宇航員出艙活動的重大關鍵技術,為下一步空間飛行器交會對接和空間站的建設奠定技術基礎;環境一號A星和B星以及預計2009年發射的C星將構成我國第一個環境與災害監測預報小衛星星座,對全國環境與災害的狀況進行大範圍、全天候、全天時的動態監測與預報。

    未來5年至10年內,我國將建立多種功能和多種軌道,由多種衛星系統組成的空間基礎設施,與衛星地面應用系統形成完善、連續、長期穩定運行的天地一體化網絡系統。除此之外,還根據完成我國載人航天二期工程任務,建成短期有人照料、長期在軌自主飛行的空間實驗室,開展載人航天工程後續工作;完成我國月球探測二期工程任務,實現月球軟著陸和自動巡視勘察,開展月球探測三期工程的前期研究。

    我國航天器壽命延長可靠性高質量實現飛躍

    新華社北京2月18日電(崔偉光、孫彥新)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院長楊保華在18日召開的第二屆中國空間技術論壇上説,近年來我國航天器研製能力明顯提升,航天器運行穩定性和可靠性鞏固提高,使用壽命也大幅延長。

    數字表明,“九五”以前,我國年均發射衛星1.5顆,“十一五”期間已達到年均8顆以上。

    “在發射密度和頻率大大提高的情況下,航天器研製週期不斷縮短,航天器的質量也在發生質的飛躍。”楊保華説,我國返回式遙感衛星在軌工作時間由3天增加到27天;基於東方紅四號平臺的新一代大功率通信衛星的使用壽命將達到15年以上;嫦娥一號衛星的技術水平達到了當今世界同類月球探測器的先進水平,從正式立項到成功發射僅用了33個月。

    由於中國衛星研製水平的持續提高,中國衛星已經走向國際商業市場。楊保華説:“研製週期僅26個月的尼日利亞通信衛星一號,去年成功交付使用,實現了我國整星出口零的突破。目前,又有多個國家表示出購買中國衛星的意向。”

    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40年來突破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在衛星回收技術、地球同步軌道通信衛星技術、載人飛船技術、月球探測技術等多個領域跨入世界先進行列。他們自主研製並成功發射了近80個航天器,形成了返回式遙感衛星、通信廣播衛星、氣象衛星、科學探測與技術試驗衛星、地球資源衛星和導航定位衛星等6個衛星系列。

 
 
 相關鏈結
· 我國自主研發航空航天器珠海展風采
· 運載火箭、航天器製造業和發射服務業發展迅速
· 我國自主研發航空航天器珠海展風采
· 北京航天飛控中心成為世界三大航天器飛控中心之一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