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蘭州2月20日電(記者朱國亮)我國北方重要沙塵策源地之一的甘肅武威市民勤縣在積極抗凍救災,恢復生産的同時,還不忘利用積雪種草種樹,改善生態環境,化害為利。
處在騰格裏和巴丹吉林兩大沙漠之間的民勤縣氣候十分乾旱,冬季降雪尤其少,1月份多年平均降雪量不過0.5毫米,但今年1月中旬以來,降雪量卻達到了11毫米,與往年同期相比,是有氣象記錄以來降雪最多、氣候最寒冷的一個冬天。
持續降雪和罕見的低溫凍害令當地設施農業損失嚴重,數千座大棚受災。但是持續降雪也給當地的生態建設帶來了難得的機遇,民勤縣趨利避害,在積極抗凍救災的同時,發動群眾大規模人工撒播各種適宜在當地生長的沙生草種,如拐棗、梭梭等,以改善生態環境。
民勤縣副縣長張學民介紹,春節前,民勤縣農牧、林業以及18個農業鄉鎮組織群眾數千人撒播草種約25萬畝。近日,民勤縣再次組織群眾撒播了草種約20萬畝。目前,民勤縣正在與有關部門聯絡,請求幫助實施飛播。
民勤縣位於甘肅石羊河最下游,將巴丹吉林和騰格裏兩大沙漠分開,生態區位十分重要。由於氣候乾旱、河水因上遊過度開發利用而斷流,民勤生態近幾十年來惡化嚴重,是我國北方重要的沙塵策源地之一,2007年我國的第一場沙塵暴就是從這裡颳起。
近年來,民勤生態保護意識逐漸增強,並積極採取措施治理生態。從今年開始,國家還決定將投資47億多元對石羊河流域進行綜合治理,以拯救民勤生態,不讓民勤淪為“第二個羅布泊”。民勤縣林業局負責人説,今冬罕見的降雪對當地壓減耕地,發展設施農業造成了一定影響,但單純就當地的生態環境而言,可算得上是場“及時雪”。政府部門及時引導,組織群眾在生態惡化嚴重地區撒播草種,將對生態起到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