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2月25日電(記者 吳晶)針對近日社會各界對中小學音樂試點開設京劇教學的熱議,教育部新聞發言人王旭明25日表示,從今年3月份到明年7月進行的是中小學京劇課試點,不是全面、全國的大面積推廣,此“推廣”不是“要求”。
教育部辦公廳日前下發通知,提出在北京、天津、黑龍江、上海、江蘇、浙江、江西、湖北、廣東、甘肅等10省市中小學開展京劇進課堂試點,一至九年級學生將學唱15首京劇經典唱段。每個試點省市將遴選10所小學和10所中學作為試點校,試點後將逐步在全國推開。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姜沛民説, “我國在中小學試行‘京劇進課堂’,是弘揚民族精神很重要的一項舉措。我們對整個改革的方向應當肯定,加強這方面的工作非常有意義。”
據他介紹,小學音樂新課標已明確提出,應將我國各民族優秀的傳統音樂作為音樂課重要的教學內容,通過學習民族音樂使學生了解和熱愛祖國的音樂文化,增強民族意識和愛國主義情操。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生活的變遷,反映近現代和當代現實生活的民族音樂作品也應納入音樂課程中。
他強調,音樂是人類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是人類寶貴文化遺産和智慧的結晶,學生通過學習民族音樂,將會了解和熱愛祖國的音樂文化。華夏民族音樂産生強大的凝聚力,有助於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
在15首唱段中,《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都有一顆紅亮的心》等經典“樣板戲”京劇唱段都有入選。雖然不少家長和成人對這些産生於特殊年代的“樣板戲”懷有感情,但卻對孩子能否理解持懷疑態度。
還有媒體將此次京劇進課堂試點與去年秋季開學校園推廣集體舞相提並論。王旭明説,就像校園集體舞有七套舞蹈進行推廣一樣,很多學校把推廣和要求等同起來,實際上兩者含義完全不同。
王旭明説,試點工作一定有一個原則,就是在實踐中不斷完善的原則,肯定有這樣和那樣的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姜沛民也表示,試點過程中大家有什麼建議,教育部門都可以聽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