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民政部:我國地名公共服務工作亟待解決三大問題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8年03月31日   來源:新華社

民政部:我國地名公共服務工作亟待解決三大問題

    新華社成都3月31日電(記者 葉建平)民政部副部長羅平飛3月31日在此間召開的全國地名公共服務工程總結推進會議上説,我國地名公共服務工作亟待解決三大問題。

    羅平飛説,我國于2005年啟動實施地名公共服務工程,提出用5年時間完成地名規範、地名規劃、地名標誌和數字地名四個專項任務,並逐步建立內容豐富、標準規範、方便及時、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地名公共服務體系。目前,此項工程已進入關鍵之年、攻堅之年,要適應新形勢、滿足新要求、實現新發展仍面臨不少困難,亟待解決公共服務水平較低、客觀基礎條件較差和發展不平衡三大問題。

    首先,我國地名公共服務工作的公共服務水平較低。羅平飛説,目前,我國地名服務信息量不足、手段不夠豐富、地名標準化程度偏低的現狀無法適應日益頻繁的交流需要,地名規劃進度、地名標誌設置力度仍跟不上城鄉建設步伐,地名信息化服務水平和能力仍落後於信息社會發展,離完善的公共服務體系目標還有較大差距。

    其次,我國地名公共服務工作的客觀基礎條件較差。羅平飛説,目前我國有的地方財政資金不足,不少地區沒有專項經費,市場籌集資金的手段和能力有限,工程建設資金落實困難;多數基層工作條件較差,專職人員力量不足,個別地方甚至缺少電腦等必要設備;部分地名工作人員掌握相關知識和技能不夠,不能完全滿足地名工作文化含量高、信息技術專業性強的要求。

    第三,我國地名公共服務工作發展不平衡。一是地區發展不平衡,多數地方進展較快,個別地方進展較慢;二是專項工作進展不平衡,四個專項任務進度差別較大,有的地方地名數據庫建設至今尚未起步。“造成發展不平衡的原因,從客觀上講,是因為各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不同,對地名需求的側重點不同等等,但主觀上存在畏難情緒和‘等靠要’思想,對工作重視不夠,克服困難的決心不大,主動推進工作力度不大也是導致工作進展緩慢的重要原因。”羅平飛説。

    據了解,目前我國地名管理法規及相關技術標準正不斷完善,地方規範化標準化水平有了明顯提高;地名設標工作成績顯著,全國80%的縣城所在地和52%的鄉鎮完成了設標任務;地方規劃有序推進,全國60%的城市完成了規劃;數字地名工作發展迅速,全國24個省級、307個地級、2061個縣級政區建立了地名數據庫,全國開通地名網站318個,地名問路電話服務熱線253條,設置地名觸摸屏2500多臺。

民政部:我國將從六個方面打造地名公共服務體系

    新華社成都3月31日電(記者 葉建平)國家民政部副部長羅平飛31日在此間召開的全國地名公共服務工程總結推進會議上説,當前我國面臨的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深入發展的新形勢對地名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今後兩年,我國將從完善地名規範、推進地名規劃、完成地名設標、抓好數字地名建設、做好第二次全國地名普查試點工作、發展地名文化等六個方面打造完善的地名公共服務體系。

    首先,不斷完善地名規範體系。羅平飛説,地名規範是做好各項地名工作的基礎,民政部將爭取儘快出臺新修訂的《地名條例》,抓緊制定《海島地名標誌》《地名規劃通則》等一系列國家和行業標準。各地要根據實際需要,及時制定地方性法規和標準,做到各項工作有法可依、有標準可循,並堅持和完善地名命名更名專家論證制度、聽證制度和政務公開制度。

    其次,加快推進地名規劃工作。羅平飛説,開展地名規劃的目的是為了加強地名命名的科學性和計劃性,提高地名標準化水平,優化地名環境,提高地名文化品位。因此,各地要按照要求完成城市地名規劃任務,有條件的地方要向鄉鎮延伸,並加強與城鄉規劃部門的溝通協調,建立跨部門協同管理機制,提高規劃質量,抓好規劃落實。

    第三,完成地名設標工作。羅平飛説,各地要進一步加大設標力度,按時完成縣鄉鎮地名設標任務,積極開展農村設標工作,形成完善的城鄉一體地名標誌體系。各地在經費方面要主動與財政部門溝通協商,爭取加大財政投入,並學習四川、湖南等地市場運作經驗,多渠道籌集資金,切實解決資金瓶頸問題;同時,要堅持經濟實用原則推進標牌製作工作,並建立長效管理維護機制,確保標誌長期發揮作用。

    第四,著力抓好數字地名建設。羅平飛説,民政部將加快建設國家級地名數據庫,逐步形成信息豐富、交流順暢、上下聯動、功能齊全的四級地名服務管理平臺。各地也要牢牢抓住建立標準地名數據庫這一基礎,做好經費立項,搞好技術培訓和軟體升級,儘快完成數據錄入、轉換和建庫工作。

    第五,積極做好第二次全國地名普查試點工作。羅平飛説,第一次地名普查至今已有20多年,各地地名情況變化很大,特別是第一次沒普查的地方,更要抓緊普查,並進行標準化處理,切實解決地名底數不清的問題,發揮地名在鞏固國防、促進經濟發展和方便人民群眾的基礎作用。

    第六,大力發展地名文化。羅平飛説,地名是一種社會公益性文化産品,凝結著深厚而廣博的文化元素。地方文化在促進地名服務、滿足社會文化需求等方面起著重要作用。因此,各地要大力開展文化研究和宣傳活動,抓好《中國地名故事》、區域性地名論壇、地名文化申遺等精品項目,促進地名文化的傳承和創新。

 
 
 相關鏈結
· 我國6塊重要濕地被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並公佈
· 核準公佈了第一批全國重要城市飲用水水源地名錄
· 全國數字地名建設和服務經驗交流會在長沙市召開
· 民政部、海洋局召開全國海島地名管理工作座談會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