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拉薩4月4日電(記者王宇、胡星)“政府幫我們蓋新房,孩子上學不用交學費,住院還能報銷,這樣的日子很幸福!”一個叫多拉的藏族農民對記者説。
“西藏各級政府將改善農牧民生産生活條件、增加農牧民收入作為執政的首要任務,最近幾年,是農牧民得實惠最多的時期。”西藏自治區政府主席向巴平措説。
幸福、安康、和諧,是西藏廣大人民群眾近幾十年的切身感受,也是對未來的最大期盼。
“新生活讓全家人心情舒暢 ”
在拉薩市林周縣的一處農家院落,西藏最長壽的117歲老人阿麥次仁正坐在院子裏,享受高原的陽光。
這座兩層樓的建築面積接近400平方米,房間內有簡單的藏式裝修。房屋前面的院子有50平方米,旁邊還有專門的牲畜棚。“政府給了1.4萬元,一家企業捐贈了1.3萬元于去年底修了這座新房子。”主人介紹説。
近幾十年來,國家每年安排大量資金支援西藏,西藏農牧區各族人民日益感受到生活的幸福。“以前的房子破破爛爛,上面住人下面養牲畜。現在住進新房子全家人心情都變舒暢了,外婆説她一輩子沒住過這麼好的房子。”阿麥次仁的外孫女曉白説。
“十一五”期間,西藏自治區財政每年安排1億元資金,並積極爭取國家投資,整合地方自有資金、援藏資金,鼓勵農牧民群眾自籌資金等多種籌措的方式實施“安居工程”。力爭通過5年的努力,使80%的農牧民住進安全、舒適、適用的新房。目前已有30.34萬農牧民住上了新居。
生活不斷改善的人們還有了更好的發展機遇。
政府鼓勵的具有西藏特點的農牧民特色産業,讓廣大群眾在家門口用自己的手藝掙錢,人人都有了好奔頭。
記者在那曲地區羅瑪鎮牧民格嘎家採訪時看到,他家裏立著幾排木架子,上面放著一盆盆還冒著熱氣的自家做的酸奶。許多往來于青藏公路的過路人會在他家門口停駐,買上幾盆酸奶帶走。
“以前做酸奶自己家裏吃,現在用它來賺錢,每年可以收入10萬元。政府幫助我們搞好生産和經營,使我們的生意越來越紅火,日子越過越有奔頭。”格嘎説。
格嘎家的酸奶生意算得上西藏大力發展特色産業的一部分。五年來西藏共整合資金10.8億元,扶持發展特色農牧業項目173個,促進了農牧業的産業化經營,增加了農牧民的收入。西藏農牧民人均收入連續5年保持兩位數增長,2007年達到了2788元。
“每天最高興的事是看著自己的孩子健健康康。”
常住在日喀則市親戚家的66歲藏族大媽珍拉,每天都要到藏傳佛教著名的寺廟扎什倫布寺轉經、朝佛,樂此不疲。 “我最高興的事,是看著自己的孩子健健康康。”珍拉説。
近半個世紀以來,國家著力推動西藏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如今,藏族人口已從1964年的120萬人增加到250萬人,西藏人均壽命從解放初的35.5歲,增長到67歲。
目前,西藏100%農牧民均享有以免費醫療為基礎的醫療保障。從2007年起,西藏城鎮和農牧區特困群眾醫療救助標準由原來的3000元提高到8000元,最高救助限額可提高到3萬元。
“在自治區醫院看病可以報銷四成,在縣裏能報銷七成。”患有膽結石到自治區人民醫院看病的堆龍得慶縣藏族婦女梅朵説。
達孜縣幫堆鄉16歲的索朗多吉是達孜縣中學的住校生。他每天的早餐有雞蛋、牛奶、酥油茶和饅頭等,午餐和晚餐是三菜一湯,寢室裏有冬夏季服裝,牙膏和毛巾等定期更換。所有這些費用都由國家負擔。
國家在大力推動西藏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同時,還實行包吃、包住、包學習費用的“三包”政策,讓西藏農牧民孩子不但身體健康,還能無憂無慮地讀書成長。
“以前是鄉里幹部來動員小孩上學,現在我們主動送小孩上學。在學校不用花錢,還能學到文化,小孩可以健康成長。”索朗多吉的母親説。
“社會穩定我們的生活才有指望。”
“我們都希望社會穩定和諧,這樣我們的日常生活才有指望。”拉薩市民旺堆説。
西藏經濟發展已連續7年保持12%以上的增速,社會保持穩定,生活秩序井然,藏族和其他少數民族幹部成為幹部主體,充分行使當家作主的權利。西藏正快步進入全面建設小康西藏、平安西藏、和諧西藏的關鍵時期。
“現在西藏處於歷史上宗教信仰最自由的時期,百姓享有充分的宗教信仰自由。”西藏自治區社會科學院宗教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古格·次仁加布説。
在西藏,到處可以看到磕長頭、轉經、朝佛的信教群眾,善男信女懸挂的經幡和堆積的嘛尼堆。目前,西藏有各類宗教活動場所1700多處,住寺僧尼4.6萬多人,信教群眾家中幾乎都設有小經堂或佛龕,每年到拉薩朝佛敬香的信教群眾達百萬人以上。
“西藏當前的發展成就和穩定局面來之不易。少數不法分子破壞我們和諧、穩定的局勢,違背了西藏各族群眾的意願。”拉薩市民、退休幹部次登説。
“從來都沒有覺得穩定這麼重要”,出租車司機沈連河抱怨説,前段時間上街的人比以前少了,來玩的人也少了,打車的人就更少了。
拉薩伊斯蘭教教長(阿訇)亞古説:“我相信政府一定能維護好西藏的社會穩定和民族團結,西藏的明天一定會更好。”
在八廓街做生意近10年的彭先生説,希望能儘快恢復以前各民族商人和睦相處,在安定祥和的大環境下做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