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上海4月4日電(記者任沁沁)一向忙碌的上海臺商王國安4日行程表上只寫著一件事情:前往西安祭拜“中華第一陵”黃帝陵。這是他第三次參加黃帝陵祭拜活動。
王國安是台灣連鎖加盟促進會理事長,在他看來,“黃帝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祭拜黃帝陵是海內外炎黃子孫祭祖謁根的重要方式。”2004年清明節公祭軒轅黃帝定為國家級祭祀大典後,海內外中華兒女前往黃帝陵謁陵祭祖者不斷增加,王國安就是其中一名。
“慎終追遠,不忘感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品德,清明祭掃是這種品德的行為載體。所以,台灣民眾十分重視這個節日。”台灣臺育管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邱創盛説道。他在今年3月份回島內參與選舉投票的時候,就祭拜了祖先。
“此次回家乘坐的是兩岸包機,大大縮短了回鄉時間,也增加了我們探親訪友、家庭團聚的時間。”臺商蔡錦武説。
臺商詹文清和他的夫人,則趕在清明節前,分別從上海和加拿大,抵達共同的目的地台北,只為了祭奠祖先。
與往年不同,2008年大陸首次將清明節納為法定節假日。“與台灣假期同步,免去了請假等事宜。當然,更重要的意義在於,這是對民族傳統節日的尊重和認可。”在蘇州經商17年的臺胞范揚祝説。
利用清明假期,從台灣到大陸祭掃、探親、踏青的臺胞也不在少數。據了解,30余名陜籍返鄉臺胞將於清明期間舉辦祈福貢燈法會活動,完全按照中斷40餘年的道教傳統儀式舉行。
在台灣島內,清明期間除了祭掃之外,包潤餅、吃潤餅,賞杜鵑、嘗春意也是習俗。台灣環保部門今年還首次舉辦清明紙錢集中焚燒,並鼓勵民眾將紙錢交由焚化爐代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