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成都4月13日電(記者 葉建平)記者13日從四川省中醫藥管理局了解到,四川今年已將鄉鎮衛生院中醫科(室)建設納入標準化建設,要求年底前實現除甘孜、阿壩、涼山3個民族地區外,98%的鄉鎮衛生院設立中醫科(室),農村中醫服務量達38%。
四川省中醫藥管理局局長楊殿興説,為解決基層人民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四川去年啟動了“中醫藥服務基層利民工程”,各地全力推進基層中醫科室建設。以成都市為例,當地將鄉鎮公立衛生院中醫科、中藥房基礎設施設備建設納入標準化建設,已有50所公立鄉鎮衛生院建成了標準化中醫科(室)。
記者了解到,為了讓民族地區廣大農牧民也能享受到中醫藥、民族醫藥服務,四川去年還在57個民族區縣設立了藥材週轉金,按照封閉運行、無償使用、滾動發展、良性循環、多方受益的使用原則,專項用於民族區縣的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站購買中藥和民族藥院內製劑。
楊殿興介紹説,今年四川還將進一步加大民族地區基層中醫藥事業發展的投入,推進民族地區中醫藥診室建設,使四川甘孜、阿壩、涼山這3個民族地區的鄉鎮衛生院中醫科室或民族醫科室設置達到70%以上,農村中醫藥服務量達到32%以上。
據了解,去年四川農村中醫服務量達36.65%,4609個鄉鎮衛生院中有3792個設立了中醫科(室),佔總數的82.3%;中醫藥人員達19390人,佔鄉鎮衛生院衛技人員總數的29.77%;50770個村衛生站中有40094個能開展中醫服務,佔總數的78.97%。